《滕王阁序》的全文共773字,涉及了40个成语和37个典故,被誉为古今传世的骈文名篇。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位天才诗人的旷世文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
十一月菊花神--陶渊明。东晋诗人陶渊明(365---427)他辞官归隐庐山后,种菊··饮酒·咏诗自娱。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被后人千古传诵。他是我国第一位颂扬菊花为“霜下杰”的人。“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已成为坚不可摧充满生命活力的象征。因此,陶渊明被人们誉称菊花神。十二...
唐代: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胡令能虽然早年走街串巷补锅为生,但晚年不愿意劳心劳力,也不愿为仕途功名去奔走,只是隐居圃田,逍遥于世,这首诗就是他隐居时记录好友韩少府来访一事。诗中的少府,是唐朝县尉的别称。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诗从“忽闻”写起,既表现事情的突然,又表达心中惊喜之...
古代诗人的有趣故事篇一 乌台诗案是影响苏轼一生的重大事件。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事一:长庚入梦 传说李白母亲白天在蛮坡渡浣衣,一条红鲤鱼跃入衣篮。当晚食用鲤鱼后,梦见天上金光闪闪,长庚星(太白金星)从天而降落入怀中,于是有...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因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跳河自杀了。那么屈原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选择投江自尽呢?说法其一:当时屈原跳的这条江叫做泊罗江,当时屈原心怀爱国之志,犯颜进谏被朝中佞臣诬陷,导致自己一个贵族公子遭到流放,当时走到了泊罗江,正好看到了自己的国家...
张教授和老范以为我在拍碑,过来仔细看,竟发现是初唐诗人王绩的墓碑。问老乡墓在何处,说是围湖沉于湖底里了。 至少我是吃了一惊。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人。王绩的诗文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据李白的族叔,时任当涂县令的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以及唐代诗人范传正、刘全白等记载李白在62岁时饮酒过度得重疾而亡。 仗剑走天涯,斗酒诗百篇 纵观李白之死的记载和传说,几乎都与酒有关,李白的嗜酒成性是铁定的事实,不然又如何能”仗剑走天涯,斗酒诗百篇”? 据统计,李白关于月亮的诗大约占他所有诗歌的四分...
在当地民间还有“罗隐林”、“罗隐潭”等传说。但是长期以来对以上这些传说和故事众说纷纭:多数人说罗隐是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曾到这里游历过,留下过足迹和故事。也有人说罗隐因读书考取功名不得志,转为修道而成仙,曾到过不少地方用“...
其中有三位崔姓诗人虽然名气不如以上这些著名诗人,但凭借着各自一首著名的诗,一炮打响,一诗走红,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三位诗人就是崔郊、崔护和崔颢,这三首诗分别是崔郊的《赠去婢》、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和崔颢的《黄鹤楼》,并且每一首诗都留下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