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五行:金金 诗书属性:名词 诗书的意思 诗书含义解释 诗书[ shī shū ] ⒈ 指《诗经》和《尚书》 例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英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 ⒉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诗书 [ shī sh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ī shū ] 诗书Shī-Shū ∶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
诗书(shī shū) 发音:shī shū 基本含义: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详细解释:诗指诗歌,是一种以表达情感、抒发思想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书指书籍,是记录和传承知识的工具。诗书合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代表人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使用场景: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文学艺术有深厚的造诣和修养,也可以用...
关于诗书的诗句有"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信道守诗书,义不受一餐。","那有新诗书触目,亦无闲话问安心。","客至皆相笑,诗书
1《唐宋词十七讲》《唐宋词十七讲》是讨论唐诗词时,绕不开的一部书。作者叶嘉莹,师从古典文学大师顾随,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她不仅把唐宋词讲得通俗有意思,还生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是她17场讲课的合集。和一般解读不同的是,叶嘉莹很少去纠结词人们的技巧和格律,...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不仅是对古代文人墨客的一种赞美,更是对每一个热爱诗书、追求精神富足之人的真实写照。一、诗书的魅力:穿越时空的对话 诗书,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们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记录着人类文明的点点滴滴,承载着先贤们的智慧与情感。当我们翻开一本诗集,或是沉浸在一部古典名著中,...
一、“诗、书、诗书”之源 (诗书:合道而言,森严有度;执规箸聿,言语速记。诗书,道也。特指《诗经》和《尚书》,规矩方圆,有道,从道,方可“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代先贤三要:立德、立言、立功,称之为“三不朽”。诗,合道而言,森严有度。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从口䇂聲。凡言之屬皆从言。語軒切。
——颜之推《古意·十五好诗书》 7.诗书读罢问耕牛,等得时来死便休。——陈藻《中秋》 8.子孙虽愚,诗书宜读。——《名贤集》 9.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10.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11.叹诗书、万卷致君...
一双仙书迹的万里流转 苏轼的《李白仙诗卷》不仅是一卷书迹,它更像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对话,连接着两位文学巨匠的灵魂。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笔触和诗意的流露,展现了苏轼对李白诗歌的倾慕与传承。1093年,苏轼的生命之河已流淌过58个春秋,他从扬州的官职中卸任,静待前往定州的召唤。在这段短暂的回京日子里,...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自嘲》宋·陆游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宋·李清照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宋·辛弃疾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薤露》魏晋·曹植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