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家和当地的农民的庭院并无两样。但是心境,却是不同的。因为在外漂泊的二十年,他乡再好,他是客居,又时常为人幕僚,饮食行止,都会受制于身份和环境。也就是从这首诗,我能察觉到,他之前并没有家的安定感。所以哪怕是这故乡的几间茅舍,因为有他种植的树,给了鸟类家园,而这绿叶掩映下的农居,...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这首七言律诗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作者曹雪芹先生借贾宝玉之手,描写菊花在各种情形下所呈现的姿态。首联描写种菊花的经过,到了秋天便扛起锄头来到田园,将菊花移植到篱笆旁边的庭院前。从第二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菊花的酷爱,“故故”二...
诗两首·诗二首千生心力坐销磨.纸上烟云过眼多。 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以东坡。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 传语洛闰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观弈道人自题热门推荐致橡树 舒婷(现代) 一个深夜的记忆 鲁藜(现代)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宋)...
明诗两首,最后一首读来余味无穷,不输唐人的出色之作。薤露歌 刘基 蜀琴且勿弹,齐竽且莫吹,四筵并寂听,听我薤露诗。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开头便洋溢着诙谐调笑的气氛。虽然蜀地出产的琴是精品,但劝君暂时不要弹;齐国制造的竽久负盛名,但劝君暂时不要吹,排除一切可能的干扰,专心听听诗人刘基的薤露...
1958年10月3日,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面发表了两首诗歌,即《七律二首·送瘟神》。研究毛主席诗词的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二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1958年的6月30日夜晚。也就是说,这两首诗写出来仅三个月后就见报了。毛主席为何急于发表《七律二首·送瘟神》毛主席创作的诗词的态度十分严谨,他曾经说过,好文章...
清诗两首,第二首形象生动,充满了诗情画意,值得反复吟诵。苦寒行 倪承茂 燕山九月即飞雪,玄冬寒气更栗烈。河西冰胶午不开,山头冻雀眼流血。荒城日暮少人行,茅檐几处炊烟绝。云黯风饕日色黄,槎丫老树重阴结。这是一首乐府诗,主要表达对人民贫穷和苦难的深深同情,以上八句描写严寒的天气,首句化用岑参《...
#元明清诗精选# 清诗两首,第二首言简意深,蕴含丰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旧京感怀 屈大均 内桥东去是长干,马上春人拥薄寒。三月风光愁里渡,六朝花柳梦中看。江南哀后无词赋,塞北归来有羽翰。形势只馀抔土在,钟山何必更龙蟠。清康熙七年冬,屈大均携妻子辗转来到南京,借居在秦淮河畔,此时的大清王朝...
古风·雨 作者:刘同芳 沉雷远电天淚泪, 时紧时慢夜风凉。 馨梦无忧一觉醒, 晨雾濛濛水汪汪。 雲山林烟尘不染, 畦禾沐浴绿满行。 六月甘露及时雨, 畴天喜丰万担粮。 古风·暑天碧野欢乐章 作者:刘同芳 暑天雨润象大千, 万物和谐共生存。 乎尔雾瘴险吞日, ...
读立法先生《回村小住杂感》一诗,步其韵而和之,敬请斧正。 许花绒 最美人间四月天, 气爽风柔绿如染。 八旬老翁思乡切, 携妻欣然返故园。 沐浴春阳下田间, 耕耘沃土舞锄锨。 赤膊宛若少壮年, 挥汗如雨不知倦。 闲暇村前把戏看, 嘻笑怒骂兴盎然。
清诗两首,第二首气势奔放,给人以美的享受,值得细细品读。到家作(其二)钱载 久失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万念不如灰。曝檐破袄犹藏箧,明日焚黄只益哀。乾隆三十九年,诗人钱载从江西返回北京,在途中他回到浙江嘉兴省墓,于是写下了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