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 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16 学富五车 【释义】五车:五车子书,喻书多。指读书很...
34、力透纸背(颜真卿)出自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35、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文与可)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
古代驿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投笔】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掷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庭,取爵...
1、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2、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
你也许会常常在诗句中看到这样的词语,比如:献芹、秦晋、哀鸿、桑梓等,那么你知道这些词语都是什么典故和出处吗?【 献 芹 】自谦说法。《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
“偷声”:这一词语源自《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某名士与朋友饮宴间,因放屁而失态,但他巧妙地笑言:“君子偷声不偷气”,意指“屁”虽有声,但不带臭气。此句不仅展现了其机智,更传递了古人以言语化解尴尬的处世智慧。“脩(xiū):在《礼记·檀弓下》中,提到古人形容放屁的词语时,用了“脩”一字...
于是,“夜郎自大”就成了人们讥讽妄自尊大者的典故。 57、门可罗雀 汲(jí)黯(àn)是武帝时的一位名臣。他当官时,每天拜访他的客人很多。后来他辞去官职,回家静养。 清晨,他打扫庭院。中午,他打开大门,总见门前许多麻雀寻觅食物,在那里嬉戏跳跃。他感慨地说:“从前我当官,宾客盈门,现在不当官,我可以张网捉...
马革裹尸(拼音:mǎ gé guǒ shī)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马革裹尸”的原义是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也作“裹尸马革”。成语出处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