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称他“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苏洵称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都是道出了韩文的共同特色。韩愈还特别着力于辞语的戛戛独创,他能从民间口语中提炼加工,创造出生动鲜活的语言;他的不少新颖用语,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或常用词汇。韩愈和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广泛的...
该句诗出自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意思是古人所用的文词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后来的人作不到这一点便进行剽窃抄袭。抄袭剽窃是一种最恶劣的文风,因为它掠夺了别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已有,所以古往今来每每遭到人们的鄙视和抨击。这两句可供论述文学创作最贵创新、力忌抄袭时引用。表示韩愈对于剽...
词必己出教育启示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唐韩愈讨论创造性地运用文学语言的问题。语出其《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樊绍述诗赋文章)多矣哉,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铭曰: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寥寥久哉莫觉...
诗词艺术贵词必己出,意自心来,为何借用前人成句还能得到人们的首肯?这正如王若虚所说:“物有自然之理,人有同然之见,语意之间,岂容全不见犯哉?”所以“意到即可用,不必皆自己出”。当然,既然是借石他山,就必须要达到“攻玉”的效果,也就是说,借用前人成句要有助于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感情,有助于创造出原诗...
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出处:(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译文:只有古人对于诗文的语言必定由自己创作出来,水平再低也不会做剽窃的贼。 句工只在一字之间。 出处:(明)钱秉镫《田间文集·陈官仪诗说》 译文:句子的精妙,往往靠一个字起决定作用。 诗文句句要工,便不在行。 出处:...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唐代韩愈提倡“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为汉语贡献了如“蝇营狗苟”“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落井下石”等生动的成语。宋代江西诗派的黄庭坚在《答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以其郡望昌黎而自号昌黎先生,后世称其为韩昌黎。他的诗歌气势宏大,笔力雄健,追求创新,独树一帜,开创了“以文为诗”的诗风,对后世宋代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韩昌黎集》包括其散文和诗歌两大部分。散文方面,韩愈的文类大致分为论说文、记叙文、抒情文和杂文。他的...
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铭曰: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寥寥久哉莫觉属,神徂圣伏道绝塞,既极乃通发绍述。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在这里,作者借为樊绍述(宗师)写墓志铭的机会,标举“词必己出”的宏论...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文以载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不专一能、怪怪奇奇。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先秦诸子中, 提出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的观点。反馈 收藏
诗学概念·词必己出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唐韩愈讨论创造性地运用文学语言的问题。语出其《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樊绍述诗赋文章)多矣哉,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铭曰: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寥寥久哉莫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