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9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7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修正)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
(5)追加当事人、有独三参加诉讼或者无独三经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法院应当为新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确定...
民事诉讼证据种类有哪些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八种,具体就包括了:1、当事人陈述。2、书证。3、物证。4、视听资料。5、电子数据。6、证人证言。7、鉴定意见。8、勘验笔录。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民事诉讼构成伪造证据的几种情形 在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的行为包括蓄意制造虚假证据、篡改或毁损真实证据,以误导法庭。...
一般情况下,经比对研究认为相互一致的证据材料往往比较可靠,而相互矛盾的证据材料则可能其中之一有问题或都有问题。当然,对于相互一致的证据材料也不能盲目轻信,因为串供、伪证、刑讯逼供等因素也可能造成虚假的一致;而对于相互矛盾或有差异的证据材料也不能一概否定,还应当认真分析矛盾或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性质,因为不同...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七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而证据目录是将案件证据条理清晰、逻辑合理地呈现给审理机关,乃至对方当事人、律师。 关于证据目录的规范和注意要点,笔者结合实务办案经验整理,供大家交流讨论。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证据及其种类 一、法条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证据及其种类】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
民诉解释第九十条第一款【主观证明责任】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诉解释第九十条第二款【客观证明责任】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已于2019年10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9年12月25日 法释〔2019〕19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
一、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如下: 1、证据的客观真实性; 2、证据的合法性; 3、证据的关联性。 (1)证据的真实性: 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如果提交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 (2)证据的合法性: 包含主体合法、来源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