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证非常强大高深道法、觉悟,能随心随意真正自由
依变化身,证无上觉。非业报身。故不违理。若所知障助无漏业能感生死;二乘定性,应不永入无余涅盘?如诸异生,拘烦恼故。如何道谛,实能感苦?谁言实感。不尔如何?无漏定愿,资有漏业,令所得果,相续长时,展转增胜;假说名感。如是感时,由所知障为缘助力,非独能感。然所知障,不障解脱。无能发业润...
《声闻无学依变化身证无上觉什么意思?如何解释?》声闻无学依变化身证无上觉 成唯识论八卷十四页云:如有论说:声闻无学,永尽后有;云何能证无上菩提?依变化身,证无上觉。非业报身。故不违理。若所知障助无漏业能感生死;二乘定性,应不永入无余涅槃?如诸异生,拘烦恼故。如何道谛,实能感苦?谁言实感...
修菩提苦,证无上觉难!不修不证更惶乱,日精进一须弥,累成无上觉! - 古风于2024101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95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答案: “同证一乘无上觉”出自: 宋代 邹浩的 《莲华经赞》,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tóng zhèng yī chéng wú shàng jué ,诗句平仄: 。 问题2:“同证一乘无上觉”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同证一乘无上觉”的上一句是: 疑情照脱罪垢空 , 诗句拼音为: yí qíng zhào tuō zuì gòu...
佛就是证得了至高无上觉悟的人在佛教中,佛是福慧两足尊,即福德和智慧修行圆满者,是脱离了轮回、对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者。在佛教中,佛有多种称呼,如如来、应供、正遍知、无上士等。历史上著名的佛包括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如来等佛的修行境界包括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虽然古经中的法不是真法,但是依照持戒,静定自心去慧解生活里的森罗万象,必然可以证入无上正等正觉。谁照做了?菩萨们就是这样照做的。以不求真法之心,自然就生活在真法之中。法在真内,不求而得。虽说有得,实无可得,本自具足,五蕴自覆。如何寻真?只菩萨行。——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
我们假使要证佛的无上觉的话,根本就是菩提心。这个菩提心,要坚固得跟须弥山一样,不动,这才是成佛的根本。菩提心是好,但是你不坚固的话,又退了,那就不行了,所以要“坚固如山王”。 û收藏 16 1 ñ29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刹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 --《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若我证得无上菩提,余佛刹中所有菩萨,闻我名已,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退转者,不取正觉。 --《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 ...
立证无上正觉道 [07-06-2921:05:00|作者:zqslwj|出处:转贴|天气:晴]字体:大中小“自顶至足,空如竹筒。心等虚空,超绝一切分别,离沉、掉、无记,而令等、持、惺、寂。灵明无取舍执着,住于本妙明净体性中,即大手印定。”“自顶至足,空如竹筒”,就是从头顶到脚下,空空地象一个竹筒,整个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