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点评:别人不理解,还能心平气和,没有一点生气的意思,这才叫君子。二、巧言令色,鲜矣仁。点评:花言巧语,总是看别人脸色行事,这种人往往不厚道。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点评:别人不了解你,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最应该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人。四、《诗》三百...
1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简评:君子与人相交,即使意见不同、观点不同,也能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小人与人相交,表面随声附和,追求一致,但暗地里勾心斗角,面和心不和。15、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第十四》简评:古人做学问,是为了修为自己,提高...
——《论语·子路》【注释】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别人也会去做,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别人也不会服从。2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注释】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能...
《论语》名言警句 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3.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4.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8.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论语...
出处:论语 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3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 3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 3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点评:读书做学问,要以践行为主,只有把学问落实到生活实际当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快乐。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点评:为人处世,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能只看眼前,否则的话,就会被当前的问题所困扰。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点评: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别人...
100句简短的《论语》名言警句,充满哲理和正能量,值得品读! 1.有教无类 2.克己复礼 3.君子无所争 4.君子泰而不骄 5.过犹不及 6.君子不器 7.以约失之者鲜矣 8.巧言令色,鲜矣仁 9.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10.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1.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以下是一些广为流传的《论语》名言警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待人处世的准则,即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和“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教导人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也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才是真正的智慧。
《论语》 1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15、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6、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17、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8、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出处:论语 19、不仁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