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论争是医学领域术语。医学史界将1913年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1929年废除旧医案和1950年的改造旧医实施步骤草案的提出,作为近代三次中西医论争的标志。2006年随着张功耀“告别中医论”一出,又兼方舟子等人积极参与,遂引发中医存废问题的新世纪大论战。与前三次自上而下的批判不同,第四次中医批判由于有众多...
只能说,某种思想学说在某一时期,曾赢得了更多的群众,占得了上风。近代史上的思想论争,大大小小不下数十次。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一详述。这些争论大抵都可以包含在以下三个最大 最持久的论争中:一,中西文化的论争;二,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论争;三,革命与和平改革的论争。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 ...
第二次论争以中医界胜利告终,中医界也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建国后的第三次论争 建国初期,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拉开了中西医第三次论争的帷幕。1950年,民国时期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余云岫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提出了草案名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草案将“废止”变成“改造”,将中医“堕其首都也,...
五四时期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争,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第一场交锋,在中国思想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论争过程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勇敢地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批驳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
正确答案: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同时也有多种西方思想学派传入中国,不同的思想对于中国问题的解决,必然出现不同的意见,由此引起了三次大争论。 第一次是马克思主义与使用主义之间的论战,也被称为“问题与主义论战”。争论的中心是要不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进行根本改造的问题。这一争论实质上是...
“古代虾夷族群”论争可与“石器时代日本居民”论争、“古代邪马台国”论争并称为20世纪日本学界的三大古史论争。所谓“古代虾夷族群”论争,从大脉络上说,就是“古代虾夷”是不是阿依努的论争。在日本的历史文献中,有关“虾夷”的记录并不是连贯的,而是存在一段长达数个世纪的“文献断层”。这个“文献断层”导致...
指的是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 原因: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 过程:“国防文学”按周扬的说法,指的是:号召一切民族作家,不问他们的阶层,都来创造抗敌救国...
论争有3种类型。第一种是明显的实质论争。比如A认为北京是中国首都,B认为北京不是中国首都。第二种是纯粹的言辞之争。比如A认为幸福就是每天能吃饱饭,B认为幸福就是能周游世界。第三种是表面上言辞但实际上是实质的论争。习题 1.戴叶:皮特·罗斯是棒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得分手。他比联盟的其他主要球员的得分都...
古代“私谥非礼”论争 《逸周书·谥法解》有言:“谥者,行之迹也。”谥号是古人逝后的特殊称谓,谥法则是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规制。谥法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公谥与私谥(抑或乡谥)两种类型:前者由朝廷给谥;后者泛指民间私人给谥。公谥具有与生俱来的政治优势,明显压抑了私谥的发展,使其犹如潜流一般藏于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