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村子里的每一个人, 都把许杏虎的孝顺和努力看在眼里。乡亲们看到许杏虎总是会由衷地感叹一句:这孩子将来一定能一飞冲天。1986年7月,许杏虎参加高考。在考试中他斩获了515的高分,成功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摆在许杏虎面前的是锦绣前程,在乡亲眼中,许金荣现在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不出意外,他将走上一条康...
许杏虎经过多年的成长,变成了一名战地记者,他们前往战区报道义不容辞。他曾多次记录战地血肉模糊的真相,带我们深刻地理解生命和死亡。他大学就选修的是塞尔维亚语,相对于别人,他更有优势。妻子朱颖也不畏生死,选择和丈夫许杏虎一起共进退。谁知他们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他们一到驻地,就立刻开展了工作,熟悉环境...
许杏虎也的确争气,1986年高考,他以当地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这不仅是许杏虎家的喜事,更是全村人的骄傲。在奔赴北京前,老乡纷纷来家里送行,就这样,许杏虎到了北京,开启了新的人生。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后,许杏虎在选专业上犯了难,身边的人都劝他学热门语种好找工作,但最终他没有选择英语、法语等,...
5月7日,许杏虎、朱颖烈士生前所在单位光明日报社国际部的代表来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墓前缅怀英烈,寄托哀思,表达赓续烈士精神、踔厉奋发前行的心声。中国人民珍视和平,但绝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中塞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成为两国人民的共同记忆,也将激励双方一道阔步前行。光明日报记者 李盛明摄/光明图片 ...
1999年5月8日,北约在美国的带领下,竟然野蛮轰炸我国使馆,造成三名记者丧生,这三名记者就是许杏虎、朱颖和邵云环。到现在,三位烈士牺牲都过去25年了,世界也变了好多。许杏虎的老家名字改成了杏虎村,他爸妈享受着干部待遇,他姐姐也得到特殊照顾。每年的5月8日,许杏虎烈士的故乡江苏丹阳都会开展各类纪念活动,...
这样的解释无疑是苍白的,既无法平息国内群众的悲愤,也无法告慰在这场事故中牺牲的人员。1999年,在许杏虎生前所在的光明日报社的主持下,《未写完的战地日记》成功发布。书中详细记述了许杏虎与朱颖两人自科索沃危机爆发以来,不惧危险,互相鼓励赶往南斯拉夫前线,为国内发回多篇纪实报告。这本书名为《未写完的战地...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使馆,致三名记者死亡,这三人分别是许杏虎、朱颖以及邵云环。如今距离三位烈士牺牲已经过去25年,世界也发生很大变化。许杏虎的老家改名为杏虎村,他的父母享受干部待遇,姐姐也被特别照顾。每年5月8日,许杏虎烈士的老家江苏丹阳还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缅怀英烈寄托哀思。那么...
许杏虎:英雄记者的传奇与牺牲 1995年5月8日,江苏丹阳的一个普通日子,却因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而成为历史的转折点。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中,许杏虎和他的妻子朱颖不幸遇难。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国家新闻界的巨大损失。为什么一个年轻记者的生命会在战火中戛然而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感人...
许杏虎冷静下来后,只是同妻子朱颖简单报平安,便再次驱车前往事发地点,眼中从未闪现一丝犹豫。后来,朱颖意外看到了事发时的影像,火光冲天中依旧坚定的许杏虎,不禁让朱颖落下眼泪。事实证明,许杏虎果然不负众望。自1999年3月北约轰炸开始,许杏虎冒着生命危险,从前方发来了37张照片,新闻报道战地日记等近9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