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出生于1981年,是家中的独子,父亲是一名工作多年的记者。而或许是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李翔也对记者这个行业极其感兴趣,在长大后同样加入了电视台,成为了一名报道民生方面的新闻。李翔对待工作刻苦认真,从不喊苦喊累,民生方面并不好做,为了获取更好的内容,李翔常常一大早、甚至深夜出动,跑农村、跟着公安抓...
毕业后,袁静和赵斐斐又双双进入了《贵州都市报》,实现了他们当记者的愿望。袁静的确是一个当记者的好材料,入职后的两年时间里,他便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绩,几乎每一次报道都能够掀起一股不小的浪潮,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一跃成为了贵州业内最年轻有为的记者。然而,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时,袁静和赵斐斐之...
新华社10月21日消息,一名沙特阿拉伯政府官员21日说,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沙特籍记者贾迈勒·卡舒吉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内遭人掐脖子致死,系施暴者“失手”。事关卡舒吉的境遇,沙特当局一度说他离开领事馆,尔后改口在斗殴中丧生,继而推出“失手”版本。就这些“变化”,这名官员解释,参与致死卡舒吉的行动小组试图掩盖...
原来,这些平时在报道中国新疆穆斯林的生活时对反华势力谣言偏听偏信、不愿核实的美国媒体,在面对这名阿拉伯世界的知名记者被枪杀的事件时,却突然“客观”了起来,竟纷纷表示“谁杀的她尚不清楚”——即便不少目击者,甚至是阿克利赫的同事,都对这些媒体表示是以军开的枪。如下图所示,美联社、CNN、《纽约时报》...
当沈荩的死讯传出之后,国内外纷纷对清朝政府加以指责。然而在清朝末期这段残酷、黑暗的历史里,如沈荩这般为国献身的勇士不计其数。沈荩是一名记者,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位因言被杀害的记者,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有像他一样不少为革命前仆后继的先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011年6月22日,赵斐斐下班后准备前往购物中心,却在新闻大厦门口遇到了埋伏已久的袁静。赵斐斐试图避开,但袁静却掏出了一把菜刀,朝她砍去。赵斐斐试图抵挡,却被连砍11刀,倒在血泊中。周围的行人被眼前的惨状吓坏了,等到有人回过神试图阻止时,赵斐斐已经奄奄一息,而袁静早已逃离现场。赵斐斐被送往医院...
1903年沈荩(jìn)△因揭露满清和沙俄要签订卖国条款的《中俄密约》被捕,7月31日在慈禧太后授意之下被刑部处以杖笞之刑,欲将其打死,后被绞死,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因新闻言论触怒政府而被杀的记者。沈荩(1872—1903年7月31日)汉族,初名克诚,字愚溪,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人,原籍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
据美联社报道,土耳其一名不愿具名的高级官员表示,警方在寻找沙特领事馆期间发现了“确凿证据”,显示沙特专栏作家贾迈勒·卡舒吉在那里被杀。该官员没有详细说明证据的细节。 公众号“假装在纽约” 图 为调查本月初的沙特记者失踪事件,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两国同意展开联合调查。两国的调查组10月15日进入设施领馆调查后,又...
李翔被杀以后,当地的公安非常重视,赶紧成立了专案组。警方发现李翔的一些随身财物也被洗劫一空,就把案件定性为抢劫杀人,但是一般的抢劫案,很少有身中十余刀的情况。所以,警方在采访的时候表示,不排除凶手有其他作案动机。警方的这句话一出,不禁让网友们浮想联翩,李翔作为一个报道民生的记者,平时他又不懂得...
西方舆论界对慈禧太后的暴行同样深感愤怒,跟沈荩私交甚笃的《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毫不客气地将她称之为“那个该杀的凶恶老妇人”,并在此后不遗余力地谴责沙俄,并鼓动日本与其开战。而各国公使夫人在觐见慈禧太后时,也都对沈荩之死表达异议。面对洋人的诘难,慈禧太后理屈词穷,只能公开表达“悔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