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讨虏将军后,黄忠继续为蜀汉建功立业。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驻阳平关(今陕西省阳平关),在汉中与曹操军队对峙。黄忠随同刘备出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率军与夏侯渊交战。在这场战役中,黄忠因为斩杀了曹魏大将夏侯渊,从而升迁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同时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
与黄忠齐名的讨虏将军中,却有一位常被忽略的将领,那就是上官雝。上官雝原为魏国将领,才干出众,文武兼备,曾与姜维齐名。他在公元228年归降蜀汉,成为蜀国中期的讨虏将军。尽管上官雝的名字较为生僻,且在《三国志》等史料中缺乏相关记载,但其在蜀汉的地位与姜维相当,甚至高于一些中期大臣。建兴九年(231年)...
傅虎,前赵昭文帝刘曜在作为前汉中山王时麾下讨虏将军。《资治通鉴》第八十八卷晋纪十原文记载:代公猗卢遣其子六脩及兄子普根、将军卫雄、范班、箕澹帅众数万为前锋以攻晋阳,猗卢自帅众二十万继之,刘琨收散卒数千为之乡导。六脩与汉中山王曜战于汾东,曜兵败,坠马,中七创。讨虏将军傅虎以马授曜,曜不...
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讨虏将军”,则具有比较特别的意义,因为担任这一官职的,不仅有两位武将,还有孙权这位一方诸侯。一、孙权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
历史官职> 讨虏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置,建安五年,曹操表孙权任之,领会稽太守。建安末,刘备亦任黄忠为之。西晋、十六国汉沿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七品。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盖延传》:“征延与大司马吴汉、汉忠将军王常、前...
黄忠,南阳郡人,原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曹操攻占荆州后,刘表病逝,黄忠成为代理裨将军。在赤壁之战后,黄忠投降刘备,成为其麾下武将。建安十六年,刘备进入益州,黄忠在益州之战中立下战功,被任命为讨虏将军。公元215年,刘备发动汉中之战,黄忠斩杀夏侯渊,晋升为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任命黄忠为后将军,使其...
讨虏将军——黄忠黄忠(?—220)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黄忠原在荆州军阀刘表麾下任职中郎将,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及后曹操南侵荆州,仍担故任,假行裨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赤壁之战后,刘备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及零陵太守刘度...
:讨虏将军 简介 :杂号将军之一 曾任人 :黄忠 朝代 :东汉 吴因孙权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注: 孙坚号破虏将军,孙策号讨逆将军,孙权号讨虏将军,事见《三国志》。 “初平元年(190),袁术表孙坚代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 “曹公从其言,表权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公元200年,小霸王孙策遇刺重伤不治,临死前把江东基业交到了弟弟孙权的手里,并嘱托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事后,孙权封周瑜为讨虏将军,但却遭到了周瑜的婉拒:末将才疏学浅,这个将军我不敢当。此话一出,江东百官震惊,对于周瑜的婉拒不甚理解,毕竟周瑜作为孙策的至交好友,在这个节骨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