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说,计税基础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或负债在计算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再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两类内容。
金融资产有三类,第一类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一般情况下,这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相等,就是每期的摊余成本,不会形成差异。 另外两类金融资产都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存在差异,因为公允价值变动在没有卖出去之前都是没有实际发生的,所以,税法不认可公允价值...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通常指企业购入资产的金额,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税前扣除的金额,通俗的说就是站在税法角度未来税前可扣除的金额,税法很简单直白,不像会计又是减值,又是公允价值变动,导致账面价值时刻在变,所以会计上就存在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存在差异。例如,企业某项存货的科目余额为100万元,已计...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用公式表示即为: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的计算 1.初始确认时,资产的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
税法上,合同负债在未来期间确认为收入,也不属于税前抵扣,也就是说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0,所以,合同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0=账面价值。 但是,合同负债这里有一种特殊情况,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因为房屋是预售,而且金额很大,税法就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要在收到预收款当期缴纳所得税。
1、资产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资产计税基础的定义要和商品价值结合起来,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在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中,有多少是可以在税前扣减的。如果资产的初...
答: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 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也就是说,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 ,允 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即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某资产的计税基础 = 取得时的计税价格-以前期间已税前...
计税基础是指计算纳税人财产所得税时所依据的金额数值,可分为实际基础和法定基础,也可以分为综合计税基础和逐项计税基础。 计税基础是指在计算纳税人财产所得税时所依据的可供计算的金额数值,也可以说是指可以计算出税款的基本信息。一般而言,计税基础是指纳税人所得税的原始数据,也就是应纳税财产所对应的具体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