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计提减值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 其中,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可收回...
计提减值准备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资产发生了减值,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减值准备会计处理 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根据上述判断标准,某些固定资产虽然其市价低于其账面价值,但由于其仍能为企业净利润作贡献,因此可认为其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2、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许多人提出最好能先由评估师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其实这种做法是...
计提资产减值是指上市公司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并记录对资产价值进行减值的行为。对于是否好事或坏事,需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1.从会计角度 (1)好事:计提资产减值反映了上市公司按照会计原则和规定,诚实、透明地呈现其财务状况。它显示了公司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保持警觉,并采取必要措施来准确反映...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公司或金融机构在贷款、债券、应收账款等资产存在违约风险时,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提前确认的一种损失。这种损失反映了公司对可能无法按时收回全部本金和利息的资产价值进行的预估。以下是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系统分析:1. 定义与特点 (1)信用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公司根据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资产减值,是指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各板块“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法规解读及实际操作中如何适用,请看如下总结。
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利空。上市公司在计提减值准备以后,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数据。当企业的财务数据表现不理想时,对于股价当然会形成不会的影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就是上市公司股价下跌的信号。举例说明:虎说财税公司在2021年6月份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一项资产出现了减值的情况。这样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就计提了...
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计提减值准备。常见的计提方法包括:直线法:根据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将总价值分摊到各会计期间,根据分摊价值与实际账面价值的差异计提减值准备。摊余成本法:根据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结合其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计算各期的应计摊销额。当实际账面价值低于应计摊销额...
对于房企来说,资产减值计提中,一般以存货跌价损失为主,大多占比能达到90%以上,存货主要包括已竣工物业、开发中物业以及尚未开发的土地。 从本轮计提的具体情况来看,已竣工物业,即由产品市场接受度不高、去化不及时、营销不当等因素形成的现房库存,成为部分房企计提减值的重头。特别是在去库存压力下,市场现房优惠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