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张普通人拍出来的好照片:你会如何解读第一张? 本期入选17幅照片 《佳作推荐》第331期 come on 1 @青锋掠影 《都市独钓人》 手机拍摄 水中的楼宇压抑且密集。 照片的呈现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你既可以从画面本身的美感去解构这张照片,同样也可以做一些更为有社会话题的意义阐释。 所以,你的解读是什么呢?
解读也可以包括一些视觉层面的分析,例如结构、构图、色彩等。这些都是照片的「现象描述」,严格来说任何...
观察主题:观察照片的主题,确定照片要表达的内容。主题可以是人、物或景色等。观察构图:观察照片的构图...
这张照片提醒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像这样——表面看起来真实可信,实则隐藏着层层幻象。就如同柏拉图在洞穴隐喻中描述的那样,人们常常误把洞穴中的影子当作真实的事物,直到走出洞穴,沐浴在阳光下,才发现以前所见的不过是虚幻的影子。照片中的场景正是...
我们还拿摄影师杨发维拍摄的新疆牧场照片为例。杨发维 摄 当下的解读方式,还可以从五个维度来解读图片。这五个维度分别是:资本图景、民族图景、媒体图景、思想图景、科技图景。一、我们先来说民族图景。所谓的民族图景,是指在当下全球化的环境下,各类人群种族流动而形成的新景观。我们平时所说的移民潮、混血儿、...
02 /解读照片的主动权 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下「阐释」和「解读」,以及作品中几个角色的位置。- 作者要...
1912年的2月13日,孙中山辞去民国临时大总统,让位给袁世凯,举国哗然,让一直追随他的人们惊愕不已,如今我们从那时的老照片和报刊中,按照孙袁二人的真实经历,以时间线的顺序,再回顾剖析这段历史事件。一、晚清末期两人的经历 1、1882年到1894年的十二年间 袁家是河南项城的一个官宦之家,袁世凯出生之日,恰逢...
解读:现实的打磨会让一个初入社会的新人不断被磨平棱角,收敛锐气,成为一个能适应环境独当一面的人。但如果完全没了棱角,随波逐流,则很容易迷失自我。如何保持自我,不让生活磨去棱角?1、要学会做一个有主见的人;2、要永远保持自己鲜明的主张和观点——在你熟知的领域你可以主动亮出自己的看法,在不熟悉...
人类对照片的视觉感知存在一种奇妙的局限性,常常导致我们在观看照片时产生各种错觉和错误判断。这些错觉不仅源自大脑对光线、颜色和形状处理的方式,还受到摄影技术的影响。从视角错觉到平行错觉,种种错觉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挑战着我们的感知与理解。视角错觉是一种通过巧妙的拍摄角度和镜头焦点所创造出的立体感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