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肝煎 【别名】 解恨煎(《笔花医镜》)。 【处方】 陈皮 半夏 厚朴 茯苓各45克 苏叶 芍药各3克 砂仁2.1克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气,化湿畅中。治暴怒仿肝,气逆胀满者。 【用法用量】 水300毫升,加生姜3~5片,煎服。 如胁肋胀痛,加白芥子3克,如胸膈气滞,加枳壳、香附,藿香。 【摘录】 《景岳全书》卷...
解肝煎:明·张景岳《景岳全书》:陈皮半夏厚朴茯苓各一钱半苏叶芍药各一钱砂仁七分 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片,煎服。 【主治】肝郁气滞之胸胁胀满疼痛,泄泻,胎动不安。 【方论选萃】 近代秦伯未:本方名为解肝,实际上除白芍养肝、苏叶兼能芳香舒气外,均属化湿行滞,调理脾胃之品,适应于土壅木郁的症候。因脾胃湿...
解肝煎主要功效是疏肝理气,同时也具有一定化湿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肝郁气滞引起的心慌胸闷以及胸痛等一系列不良症状表现,另外也可以减轻腹部胀痛以及腹泻。如果孕妇在怀孕过程当中出现了胎动不安的症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该药物进行调理,但是不可以擅自使用药物。
导读:解肝煎,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具有疏肝理气,化湿畅中之功效。主治肝郁气滞之胸胁胀满疼痛,泄泻,胎动不安。 【方歌】解肝苏叶朴砂芍,二陈原方去甘草;疏肝降逆和胃气,景岳此方用最妙。 【组成】陈皮 半夏 厚朴 茯苓各一钱半 苏叶 芍药各一钱 砂仁七分 ...
人在暴怒的情况下会出现胸膈气滞,两胁胀痛的症状,中医认为这是因为暴怒伤肝导致的气逆胀满。明代名医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就有一张名为“解肝煎”的方子,是专门治疗这一症状的。后来《笔花医镜》将这一方剂又改名为“解恨煎”。 该方组成如下:...
解肝煎_景岳全书卷五十一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2 1.1. 组成:陈皮1钱半,半夏1钱半,厚朴1钱半,茯苓1钱半,苏叶1钱,芍药1钱,砂仁7分。 2 1.2. 功效:肝郁气滞之胸胁胀满疼痛,泄泻,胎动不安。 2 1.3.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2 2. 橘皮半夏汤 2 ...
解肝煎的临床运用经验解肝煎的临床运用经验 肝煎是一种中药炮制方法,常用于煎煮药材,在临床运用中有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 1. 控制火候:煎药时,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控制火候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有些药材需要高火煎煮,有些需要低火慢煎,还有些需要先煎后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充分发挥药材的药效。 2. ...
解肝煎【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异名】解恨煎(《笔花医镜》)。【组成】陈皮半夏厚朴茯苓各45克苏叶芍药各3克砂仁2.1克【用法】水300毫升,加生姜3~5片,煎服。【功用】疏肝理气,化湿畅中。【主治】暴怒仿肝,气逆胀满者。【加减】如胁肋胀痛,加白芥子3克,如胸膈气滞,加枳壳、香附,藿香。反馈...
新订鳖甲解肝煎,药品,主治黑热病。皮肤黧黑,眼眶青陷,环唇黑黯,颈长而细,颈脉跳动,四肢细弱,惟腹独大如覆壅,腹皮青黑,绷急光亮,筋露如网,引及腹肋高张,触手则肋膜皆痛,呼吸亦痛,每至夜半,其痛尤烈,此时痛胀并作,烦苦不可名状,舌青晦淡滑,脉弦细郁结。名称 新订鳖甲解肝煎。处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