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植物病害,其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Smith et Bryan) Young, Dye & Wilkie,属薄壁菌门假单胞菌属,常危害于黄瓜、西瓜、豆角、棉花、甜柿等。发病条件 (1)一般低温、高湿、重茬的温室、大棚发病重。(2)该病为细菌性病害。病菌在种子或随病...
角斑病是近年来草莓上发生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别名还有细菌性叶斑病、角状叶斑病、“鼻涕”病、空心病等。这个病最早是1962年发生在北美发现的,病原为黄单胞杆菌属,感病草莓叶片相继出现病斑、干缩、穿孔等症,并造成大量减产。这几年这个病害也在我国的草莓种植区日益严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个病不仅...
1、叶片 豆角植株发病叶片上出现多角形灰色斑,大小5-8mm,随病情发展病斑逐渐变为灰褐色至紫褐色,潮湿时叶背丛生灰紫色霉层。 2、豆角荚 斑灰褐色至紫褐色,较大,不凹陷,潮湿时时长出霉状物。 二、豆角角斑病的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30%爱苗乳油3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
相比之下,炭疽病的病斑在病健交界处通常会有一个黄色的晕圈,有时候病斑周围会出现环状的轮纹,到了后期同样也会产生穿孔现象。角斑病的发病过程通常较为迅速,细菌会在短时间内繁殖并扩散,使得病斑迅速扩展,而炭疽病的病斑则更倾向于缓慢发展,病斑在初期可能会有轻微的黄色晕圈出现,然后逐渐扩散...
草莓角斑病(Angular leaf spot of strawberry)是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其病原菌为黄单孢杆菌属草莓黄单孢菌,属细菌草莓角斑病菌。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病原菌...
棉花角斑病病原为油菜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学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lvacearum (Smith) Dye),也称棉角斑病黄单胞菌,属黄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具1-3根单极生鞭毛,有荚膜,大小为(1.2-2.4)微米×(0.4-0.6)微米。格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形成淡...
对于芒果角斑病的防治: 1、幼嫩组织和伤口最容易被感染,所以花芽、叶芽长到三到五公分的时候是最佳防治期。 2、芒果谢花后的幼嫩果实也容易被感染,要重点防治。 3、冷空气带来的大风雨、干热风等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也要严防死守病菌侵袭。 4、谢花后及时杀灭蓟马等刺...
角斑病以预防为主,科学管理与良好的通风排水条件,可很大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一、细菌性角斑病症状:初期为水渍状浅绿色,后期病斑呈灰白色,容易穿孔。通常通过雨水,或者灌溉水溅到叶片上传播。芒果细菌性角斑病 二、细菌性角斑病发病条件:(1)一般低温、高湿、重茬发病重。(2)病原菌在种子或随病株...
二、丹东草莓角斑病、断头病与空心病防控难点: 1. 环境因素复杂:丹东东港地区气候湿润,尤其在春夏季节,温暖湿润的环境利于病菌繁殖,增加了防控难度。 2. 病原菌抗性增强:长期使用同类型农药可能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使得传统防控方法效果减弱。 3. 早期诊断困难: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初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与其它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