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如来比喻善根,说明它的功能和作用。在下边一连串说出一百个譬如,每一譬如都能说明真理。所谓「譬如虽然不是真理,可是它能说明真理」。(1)譬如真如,真如的自性,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真如实相的理体,能徧满一切处,没有边际。菩萨所修集的善根,迴向众生,也是这样,徧满一切处,无有边际。(2)譬如真如,真如以真...
黄鹂枝上丛中一点红,唱得春光百转总关情。又一春,唱清晨,东风送暖黄鹂啭好音。小鸟深林唱,清溪碧水流,老树新花翠柳舞轻柔。紫燕穿新柳,两个黄鹂星移天地换,渔歌樵唱乐悠哉。声里柳丝垂,新雨初晴燕子飞,一唱雄鸡转暖送春归。世情转觉真如假,唱和难分是与非,但得新诗三百首,黄鹂枝上不思归。天...
人类众生通过觉有情实际境地,方能到达真正觉悟,彰显佛性与真如,必须在现世实地了脱,而非归空之后才到达,现世菩萨是以当下即是菩萨,而非殁后方称菩萨,彰显佛性也是现世当下中,即能成就的。真如亦称佛性:在菩萨必须通过十行、十住、十地、十愿、十智,而在十阶段作为里面,菩萨要具大愿力、...
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因地觉心:也就是因地心。欲求常住:就是成佛。要与果位名目相应:成佛后的果位有七种名,下面详细来讲。菩提:是智慧德能,也...
【背觉合尘与背尘合觉】 不了真如自性,圆明湛寂,无念无生等;而起分别念,也就是起现梦心;因此,而有“梦境”,即三界六道。又依“梦心”,追寻“梦境”,心境缠缚,是为背觉合尘;也就是说,六根处处沾染六尘,爱憎取舍,是为背觉合尘。 听闻佛法,了知“三界空花,真如本净”等;离妄证真、证不生灭、常乐我...
亲证彼心已,大梦方真觉。 请看佛说: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真如实际为甚深不? 善现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即真如是心不? 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离真如有心不?善现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即心是真如不?」善现答言...
文中说,“我们看到学习如来藏的人,哪个不是执着有如来藏,到处与人争论生事?所以我们必须最后把思维的如来藏空掉,如来藏思想到这里其实就是同于中观了”,没有认识到如来藏本就是真如本性。如来藏中藏如来,怎么可以空掉呢?转换一下思想,如来藏是“观性元真,惟妙觉明”,就如灯与光的关系,灯是光的体,光是...
【视频课】3.10觉悟就是“顿见真如本性” 7815 2024-11 【视频课】3.11如何是“真如自性起念 7000 2024-12 【视频课】3.12《般若品》中的无相颂 1万 2024-12 【视频课】4.1何谓“功德”? 8845 2024-12 【视频课】4.2禅宗讲的戒:戒轻视他人
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①,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 母亲说:“要是果真如此,我要为你们酿酒。”到了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