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暂留现象即视觉暂停现象(Persistence of vision,Visual staying phenomenon,duration of vision)又称“余晖效应”,1824年由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彼得·马克·罗杰特(Peter Mark Roget)在他的研究报告《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中最 先提出。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
(1)明度 ①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 经验。 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对明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②普肯耶现象: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 乎比红花更亮些。 原因: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白天或夜晚),人们的视觉机制是不同的。当人...
(1)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2)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3)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4)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
“视觉残留现象”也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或“余晖效应”。这是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的现象。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这一现象是由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1801~1883)于1834年发现的。
视觉现象-明度 1.明度 (1)明度与视亮度。 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 一般来说,光线越强,看上去越亮;光线越弱,看上去越暗。 大多数光线是由物体表面反射后进人眼睛的,而不是直接从光源...
“视觉后像”定义 光刺激作用于视器官时,神经细胞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止立刻消失,而能保留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分为:正后像+负后像 正后像: 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特征相同的感觉后像。 注视亮着的电灯,然后闭眼,就会有一个灯...
正确答案:(1)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它主要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产生。在人类获得外界信息中,80%来自视觉。380~780 nm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 (2)视觉现象 色觉:视觉系统对物体颜色的反映。 视觉对比: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 马赫带:人们在明暗交接的地方,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
书法视觉现象 有时我们看到的事物不一定是真的,视觉经常开小差,让大脑得不到正确的判断,有经验的书画家,有经验的摄影家,他们都知道这个现象的存在。聪明的王羲之、王铎自然也知道这些道理,这些大神们知道眼睛有时会欺骗大脑,所以在关键的时候把它“纠正”回来。在正常人的思维中,一切行动听指挥,所有的身体...
15、视觉残留感觉很严重。看手机灯光,拿着手机移动很慢都能看见后面拖动的尾巴。16、双眼看纯白白色电脑屏幕,隐约感觉有条纹波动感。17、看白墙或天空,仔细看,能感觉看到彩虹一样,弧形。18、晚上开车,眼睛看对面灯光一会,在看其它黑暗处,能看见深蓝色光斑。双眼都能看见。一会便消失。上述17条,在三个月内陆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