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敏度名词解释 视觉敏度,也被称为视力或视敏度,是衡量眼睛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眼睛视网膜上中央凹处锥体细胞的精细分辨能力,通常以能看清物体的最小距离或角度来表示。 具体来说,视觉敏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测量和描述: 视角:这是衡量物体对人眼张角大小的物理量。通常,视...
计算机科学通过为视觉计算的假设模型提供精确描述的工具,以及允许对计算机视觉程序进行实证检验,为理解视觉感知做出了贡献。人们创造了“视觉科学”一词,用来指代涉及感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计算分析等多个学科的视觉感知研究。 视觉科学将视觉的目的视为从到达观察者的光成像图案(pattern)中提取关于世界中物体、位置和事件...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人们通常认为,年龄越小,视力越好,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对4~7岁幼儿视敏度进行调查,测量幼儿能看出某同一圆形图上缺口所需的平均距离。不同年龄的幼儿,结果是不同的:4~5岁幼儿平均距离为2米...
视觉敏度的名词解释视觉敏度的名词解释是: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人们通常认为,年龄越小,视力越好,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对4~7岁幼儿视敏度进行调查,测量幼儿能看出某同一圆形图上缺口所需的平均距离。不同年龄的幼儿,结果是不同的:4~5岁幼儿平均距离为2米10厘米;5~6岁则为2米7...
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揭示了人类在近乎黑暗环境中视觉敏感度惊人的神经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表明,尽管人类可以察觉到微弱光线强度的细微差别,但这种敏感度是以无法探测到单个光子为代价的。 长期存在的光子探测争论 ...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人们通常认为,年龄越小,视力越好,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对4~7岁幼儿视敏度进行调查,测量幼儿能看出某同一圆形图上缺口所需的平均距离。不同年龄的幼儿,结果是不同的:4~5岁幼儿平均距离为2米10厘米;5~6岁则为2米...
对比敏感度越高,代表我们的视力越好,也就表示视觉系统越能准确地感知到不同的亮度和颜色。
眼睛的视觉灵敏度曲线 人的眼睛在可见光谱区域内的灵敏度是不一致的,而是随波长而改变。当眼睛已适应于中、高照度时,其最大灵敏度是在555毫微米处的黄绿色范围内。位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光谱的中间部分。太阳辐射中,波长小于 290毫微米的被较高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波长大于1400毫微米的被较低大气层中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