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震仪测定地面震动大小、发震时刻和地点等的一种观测方法。通过研究地震活动的规律来进行预报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方法,通常称"以震报震"。1966年在我国河北邢台地区发生的7.2级地震中,人们曾总结出"小震闹、大震到"的谚语。1975年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前,也发现很多前兆,尤其震前的小震群活动情况...
“我们的最新观测显示,从1969年到1971年,地球内核旋转的速度稍微慢了一些,然后从1971年到1974年,地球内核转向了另一个方向。我们还注意到,一天的长度如预测的那样有增有减。”Vidale表示这些观测结果均指向地球内核振荡。图片来自南加州大学USC Graphic研究人员利用美国空军设在蒙大拿州的大孔径地震台阵(LASA)1969...
强震观测是利用强震仪记录地震发生时的地面运动时间过程及工程结构的地震反应时间过程,为工程地震学、结构抗震研究和应用提供地震动与结构反应的观测数据。强震观测是地震工程学研究的基础,强震观测记录还可应用于烈度速报、地震预警、震害快速评估、地震应急及结构振动控制、结构健康诊断等领域。5.1.1强震仪 强震仪是...
后续五个章节则聚焦于实际操作,详细讲解测震台站与台网的建设、运行维护和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包括地震计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地震观测数据的应用。无论是高等院校的地震学教学,还是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参考,这本书都是一本极具实用价值的教材。无论是对于想要深入理解地震现象的学者,还是需要提升...
《地震学与地震观测》是地震出版社于2007年11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 克。内容简介 本书是按照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由多人集体编写的测震台站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书中包括了地震学基础知识和测震工作基本技能两部分。其中,前五章以介绍地震学与测震学基础知识为主,后五章以...
1、强地震动 对工程结构有显著影响乃至造成结构破坏的地震动称为强 地震动。震害调查和研究表明强地震动是房屋和工程结构破坏的 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输入。基于强震 观测资料,研究强地震动特性和强地震动预测是工程地震学或 强震地震学的研究内容,是地震工程的重要内容。 5.1 强震观测 强震观测是...
旋转是地震学中一种新的观测方法 Frédéric Guattari,BlueSeis生产线主管说,当地面震动时,它不仅会上下移动,而且还会经历旋转运动(偏航、俯仰和滚动)。为了充分描述地震源和波场,必须同时测量地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然而,到目前位置,这是最不可能简单、具有地方性和直接的方法。世界各地的地震学家期待已久,...
关键词 全球地震台网;观测地震学;贡献 中圈分类号 P315 文献标识码 A 年,美国海岸与大地测量局 (u.S.CoatGeo. . 引言 deticSurvey,CGS)地震学部成立了ASL, 俄国著名地震学家Galitzin早在 1911年 旨在建立一个地震观测与地震仪器研制、试 就曾留给人们一句名言:“可以把每个地震 验的基地。1972年,ASL与美国...
USGS/ASL对观测地震学的贡献木 周公威陈运泰吴忠良郑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综述了美国地质调查局阿尔伯克基地震实验室(USGS/ASL)自1961年以来 对部署全球地震台网和发展观测地震学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全球地震台网;观测地震学;贡献 中圈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A . 引言 俄国着名地震学家Gal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