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上演了一场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大戏,从埋葬、祖先、巫师、天命,到禅道、天理、圣贤、信心,十八个主题,宛如十八幕,每一幕背后,都站着一群苦恼的先哲往圣,面对着他们的时代最重要的精神难题。热闹又孤独。所有的求索,贯穿其中的根本线索,就是对人性奥秘的困惑、思考和探寻。*...
《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是202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曦。内容简介 文物,并不是僵死的“东西”。它们是一群曾经活过的人的思想、信仰和意图的表达,像琥珀一样,凝固了我们祖先眼中的宇宙、世界、他人和自己。中国文明和文化的DNA,就藏在这些琥珀里面。本书以72件文物为载体,分18个主题,...
在所有形式的意图和思想中,哲学是一颗精致闪亮的明珠。数千年时光里,中华民族的先贤们锤炼着独特而复杂的思辨力,探索出深沉丰厚的哲学思想,表达在一件件精美的文物里。在《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这本书中,我以72件文物为载体,试图关联起中华民族往圣先贤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充满智慧地面对各种生...
柳宗元当然明白,韩愈如此这般说法,本意是借元气的观念来批判社会人事。但是,拿一个已经饱受质疑的哲学观念去批判朽败不堪的现实,学理上恐怕也站不住脚。严肃认真的柳宗元于是以杨雄、王充元气论思想为本,《天说》,作为答复。文章一开篇,柳宗元就表示:韩公您老这么说,怕只是出于一时激愤而已吧?
观念的形状 文物里的中国哲学 张曦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1 【内容简介】 文物,并不是僵死的“东西”。它们是一群曾经活过的人的思想、信仰和意图的表达,像琥珀一样,凝固了我们祖先眼中的宇宙、世界、他人和自己。中国文明和文化的DNA,就藏在这些琥珀里面。本书以72件文物为载体,分18个主题,讲述...
许多年后,谦虚从容的程颢,面对弟子时悠游自我评价说:我们二程的学问虽然受教于前辈,但“天理”这两个字,是我们自己体会出来的。起始于晚唐的新儒学探索,从此正式获得定型。这就是“理学”。 本文节选自张曦著,《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1月出版。
> 历史 > 文物考古 > 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 9787108074829 津安考古文博图书专营店 关注店铺 评分详细 商品评价: 4.7 高 物流履约: 4.8 高 售后服务: 4.8 高 手机下单 进店逛逛|关注店铺 关注 企业购更优惠 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 9787108074829 ...
在我们凝视它们的那一刻,可否感受到一种联结,那生生的气韵,汩汩的精神,通过物质形式,埋葬后重见天日,直达我们这些现代人的面前。这种气韵和联结,究竟是什么?如标题所言,全书紧扣文物,将中国哲学与历史文博知识相结合,以72件文物讲述中国哲学的核心知识。
夜读,张曦《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其实这书读了一半,就有点不想读了,又舍不得这点书钱,就还是把它读完了。这书有点虎头蛇尾,第一章挺好,后面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敷衍。比如说,书名中提到了“文物”,书的前半部分也引用了各种文物来说明主题,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而自第四章起,文物就成了书画,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