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观审”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根据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和1880年《中美续约附款》确立的不平等制度。其规定,中国各省地方和通商口岸审理关涉外人的案件时,所属国领事可前往观审。若观审人员认为审理不妥,可提出证见或再传原证,甚至逐细辩论,并详报上宪。
解析 答:所谓观审,是指在原告是外国人的诉讼中,外国领事可以在审判时以陪审员身份列席旁听,并参与案件的审理。相反,原告是中国人的案件,中国官员无此权利。反馈 收藏
叔本华所说的“观审“,同时也是排除抽象理性认识的纯粹直观。因为理性认识时时受意志的控制。人的“智慧之所以能够客观照深刻地理解外界,是在脱离意志(至少是暂时的)情形之下才有的“,而“这种状态已违反智慧的自然性和本分,也就是说已属反自然“。就是说,智慧必须脱离为意志服务的常态,必须超越理性认识,而代之以...
说实话当初并没有料想到一次简单的庭审活动能带给我这么多的收获,我想这些点滴收获对与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受用的。 观庭审心得体会范文2 上周五在xx市xx法院,非常有幸地观摩了一知识产权上诉案件的审理。现发表本人以下看法及观点。 本案上诉人xx有限公司,被上诉人xx公司,原审被告xx,案由是侵犯专有出版权...
8月23日上午,河源市连平县人民法院“森林法官”工作室审判团队走进广东省连平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深入大尖山铅锌矿区开展巡回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黄牛石保护区及矿区工人120余人旁听庭审。据了解,本次庭审通过“公开审判+以案释法”的形式,让人民群众“零距离”体验庭审现场,本案...
会审公廨是指1868年根据上海道台和英美等领事商订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英美租界设立了会审公廨;观审制度,是西方列强取得在华领事裁判权以后确立的强行干预中国司法审判的制度。按早期不平等条约的规定,涉外诉讼一般接受被告一方国家司法管辖,但观审制度规定,在原告是外国人,被告是中国人的案件中,原告所属国...
第33卷第1期V01.33NO.1许昌学院学报JOURNALOFXUCHANGUNIVERSITY2014年第1期No.1,2014试述近代中国的观审制度邓凤瑶(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06)摘要:观审制度是近代中国一项特殊的司法制度,它是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在华司法特权的产物,也是列强在华行使领事裁判权的重要方式之一。观审制度自确立以...
3.会审公廨。1864年清廷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审判机关。凡涉及外国人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参加会审;凡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诉讼案,由本国领事裁判或陪审,甚至租界内纯属中国人之间的诉讼也由外国领事观审并操纵判决。它的确立,是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扩充和延伸。
2023年1月5日,由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和郑州市赢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河南豫剧院二团演出,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及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倾情助演的新编大型历史豫剧电影《义薄云天》观审座谈会在郑州举行。 自2021年11月14日豫剧电影《义薄云天》在...
2022年9月15日下午,在大新庄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获嘉县法院运用人民观审员制度成功化解一起长达三年之久的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双方当事人顺利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申请人得到首笔赔偿款452000元。这是获嘉县法院首次在执行工作中运用人民观审员制度化解矛盾纠纷的成功尝试。全程参与调解的6名人民观审员,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