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这个「见浊」呢,在世间法上与世界观对应。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从根本上、从全局上、从战略上来把握对整个世界万法的认知。因为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其实前面的「劫浊」才是世界观的基础,那个时候世界观就...
“浊”就是污染,“五浊”,就是五种污染。众生浊、见浊、烦恼浊、命浊、劫浊这五种,“五浊”也叫“五滓”,也叫“五浑”,意思都一样,无论是渣滓还是浑浊不净,都是被污染的意思。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五浊”:一,众生浊。我们现在的众生,这里指的是我们世间的人,身心污染到极处,我们不相信伦...
“见浊”也叫“五利使”。“利”是快利,“使”是驱使。有一句话叫“观念改变人生”,知见一旦转变就彻底转变,非常利索。知见染浊,生命自然染浊。局限在时空中的生命,是一种苦厄,很不自在。悟得“见浊”之空性,自然得到解脱。
梵语 drsti-kasāya。五浊之一。指末世时,众生执住于诸恶见,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其体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菩萨地持经卷七以今世若法坏法灭之后,像法渐起,邪法转生,即称见浊。(参阅「五见」1099、「五浊」1201) p3004 ...
见浊 属性 佛学术语 释义 五浊之一 出处 《法华经方便品》 佛学术语,五浊之一。至末世,众生之邪见盛起。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文句四下曰:"见浊者,无人谓有人,有道谓无道,十六知见六十二等,犹如罗网,又似稠林...
见浊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五浊之一,即末世的时候,众生的邪见纷纭,因而浊乱世间。更多:https://www.bmcx.com/
五浊:是指五种浑浊不净,包括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合称五浊。 见浊:即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知见浑 浊不清,故名见浊。 「见」是讲见解,众生的见解都不正确了,都失去了正知正见,这个我们就称之为见浊。 三最恶见浊:科学口号背后的「拨弄无因果」为其一最恶...
五浊恶世 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 ,佛经称为五浊恶世。所谓五浊即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观处可知,其浊恶的程度,是如何之深重了。 一、劫浊——劫本是时间之名,时间原无所谓清浊,而造成“浊”的,原因是人的烦恼。 二、见浊——见即众生的见解, 因见解不正,迷惑恶见,故又称为见惑。见惑...
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五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和内外世界的一个总相。“浊”的特点,就是越来越无序化。 想要解决这种状态,维系小环境、小的生命的自洽,依靠世俗的智慧、世俗的道德是非常不容易的。从究竟的意义上讲,只有学习佛法才能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