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这个「见浊」呢,在世间法上与世界观对应。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从根本上、从全局上、从战略上来把握对整个世界万法的认知。因为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其实前面的「劫浊」才是世界观的基础,那个时候世界观就...
“浊”就是污染,“五浊”,就是五种污染。众生浊、见浊、烦恼浊、命浊、劫浊这五种,“五浊”也叫“五滓”,也叫“五浑”,意思都一样,无论是渣滓还是浑浊不净,都是被污染的意思。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五浊”:一,众生浊。我们现在的众生,这里指的是我们世间的人,身心污染到极处,我们不相信伦...
梵语 drsti-kasāya。五浊之一。指末世时,众生执住于诸恶见,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其体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菩萨地持经卷七以今世若法坏法灭之后,像法渐起,邪法转生,即称见浊。(参阅「五见」1099、「五浊」1201) p3004 ...
第一是身见。这是对肉身的见浊。众生执着肉身就是我,由此产生了一切的烦恼习气。举个例子,你当着某人面,将他常穿的衣服扔在地上使劲踩。十人之中至少有九个人都会不舒服。潜意识里,他把自己的衣服当成他的“衣身”了。对衣服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肉身呢?在小乘法中,将身见看破,当下就能证得初果罗汉。...
见浊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五浊之一,即末世的时候,众生的邪见纷纭,因而浊乱世间。更多:https://www.bmcx.com/ 接口调用|联系我们
第五,见浊,就是俗思、俗学,世间除圣贤理论之外的一切学问。我们现在把圣贤理论归于菩萨道,不能归于世间的俗学。在佛法传入中国的初期,佛法以外的其他学问都是俗学,都是世间道世间法。但是到了唐宋以后,佛教与汉地的儒家、道家思想碰撞、交流,中国佛教也承认了孔孟老庄的思想也是菩萨道,圣贤学问也是菩萨道...
五浊:是指五种浑浊不净,包括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合称五浊。 见浊:即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知见浑 浊不清,故名见浊。 「见」是讲见解,众生的见解都不正确了,都失去了正知正见,这个我们就称之为见浊。 三最恶见浊:科学口号背后的「拨弄无因果」为其一最恶...
所以有边见,你那个“空”,空到那么 大,你再进步一点,不过空到禅堂那么大;再把禅堂打破了,也不过厦门那么大;小小的没有什么,再把厦门那么大打破了,也不过福建那么大;况且都做不到呀! 所谓“边”不只是这个比方,或者认为空的境界就到了,这个时候我一片光中很舒服,执著了这个,抓住,落在这个上面,就落在边见...
见浊 摘自:法相辞典 - 朱芾煌 p0637更多:https://www.bmcx.com/ 如五浊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