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狭颂,又名《惠安西表》,镌刻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公元17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成县西峡颂风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县城以西12公里处的天井山山麓的鱼窍峡中,是迄今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东汉摩崖石刻,全名为武都太守汉阳河阳车翁西峡颂,俗称黄龙碑碑文和书法均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和临摹鉴赏价值。 近年来,...
《西狭颂》为汉代隶书摩崖石刻的极佳代表,其字形方正稳健,笔画苍劲朴拙,具有力量感,彰显了汉隶雄浑气魄。自宋代起,《西狭颂》这一石刻便备到书家的关注,今人学书,亦多涉及此碑,《西狭颂》的笔画线条富有质感,体现了摩崖隶书特有的美感。《西狭颂》作为典型的汉隶摩崖刻石,备受赞誉,在书法领域有着很高...
《西狭颂》属于摩崖刻石,汉代隶书,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篆额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又称《李翕碑》《李翕颂》,俗称《黄龙碑》。东汉灵帝(刘宏)建宁四年(171年)六月十三日镌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天井山鱼窍峡。《西狭颂》包括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篆额即“...
《西狭颂》汉代隶书摩崖石刻,东汉灵帝(刘宏)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十三日镌刻,位于甘肃成县西狭中段青龙头,与《郙阁颂》和《石门颂》,号称“汉代摩崖三颂”。《西狭颂》主要记载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的历史政迹。碑文末刻有书写者“仇靖”二字,开创书家落款之例。《西狭颂》是我国东汉时期...
《西狭颂》与陕西省汉中市的《石门颂》、略阳县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是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书法内容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县城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鱼窍峡中,碑文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民间俗称《李翕颂》《黄龙碑》。颂文...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李翕西狭颂”,简称“李翕碑”,又名“惠安西表”。东汉建宁四年(一七一)六月十三日,刻于甘肃成县县城西,抛沙镇丰泉村,天井山下鱼窍峡中,是汉代著名摩崖石刻之一。 仇靖撰文并隶书,碑文二十行,行二十字。其右刻篆书“惠安西表”四...
西狭颂摩崖 摩崖刻石,汉代隶书。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篆额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又称《李翕碑》、《李翕颂》,俗称《黄龙碑》。东汉灵帝(刘宏)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十三日镌刻,在甘肃成县西狭中段青龙头。
《西狭颂》因是石刻摩崖,所以粗犷雄强,字迹显得简洁古质,结构美观,刀法有力。《西狭颂》与陕西省汉中市的《石门颂》、略阳县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是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西狭颂》高清放大版字帖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
西狭颂风景区,位于甘肃东南部成县县城以西13公里外的天井山、鱼窍峡中。群山对峙,一条蜿蜒的溪流从沟壑谷底流过,潭水、飞瀑镶嵌在山间或谷底,风光绮丽。自然风光固然令人流连,但让这里名声大噪的,却是一通1800多年的摩崖石刻,即《西狭颂》。《西狭颂》为我国汉隶书法“三颂”之一,是古代摩崖石刻中保存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