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还留有一个历史遗憾,即罕有碑铭刻石传世。有种说法,王莽篡汉朝建立新朝历史,对西汉碑刻全部扑磨净尽。如宋尤袤《砚北杂记》说:“西汉石刻文,自昔好古之士,固当博采,竟不之见。闻自新莽恶称汉德,凡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严其禁。”这一论断是值得商榷的。司马迁著《史记》,对秦始皇刻石,几乎是有...
十三个字已具隶书风貌,基本脱去篆书体势,虽篆味浓但非篆,虽波磔不明显,蚕头燕尾不突出,字形不呈扁方而现宽博方正,甚至竖画同简牍相似,但仍是隶体,或称“古隶”。西汉碑刻发现仅十几石,但《五凤刻石》隶书元素多,应是古隶代表性、标志性的作品。 意境、韵格也高。既有诗经古风及陶潜诗的淡泊悠闲,也如《嵩...
碑刻是书法的重要传承载体之一,无数名碑名刻也被书迷津津乐道,但这些碑刻多源自东汉以及魏晋时期,秦代的石刻偶有沧海遗珠,而西汉,这一漫长而辉煌的王朝竟然鲜有碑石作品流传下来,在书法文献中对这现象也有一些提及。我们来看看宋代书法理论家陈槱的一些论述,在宋朝中期的书法理论家中,尤其以姜夔、陈槱的书法理...
西汉还留有一个历史遗憾,即罕有碑铭刻石传世。有种说法,王莽篡汉朝建立新朝历史,对西汉碑刻全部扑磨净尽。如宋尤袤《砚北杂记》说:“西汉石刻文,自昔好古之士,固当博采,竟不之见。闻自新莽恶称汉德,凡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严其禁。”这一论断是值得商榷的。司马迁著《史记》,对秦始皇刻石,几乎是有...
西汉刻石种类较杂,字数一般较少而且形制不固定,所用的石头也比较粗砺。到了新莽时期,刻工技艺开始向精细一路变化,随着当时墓葬渐趋豪华,所刻的石头也在形式的整齐、技艺的精细上下足功夫,所以至东汉产生了大量书刻俱佳的碑刻书法隶书作品。 《鲁恭王刻石》,又称《五凤刻石》。西汉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刻。石头...
这些汉简因为是墨迹,因此启功先生诗中说“漆书”。汉简是属于日常书写的书体,与书写在碑刻上的书法不太一样,更加的随意自然、率真,书风轻灵飘逸,烂漫多姿,因此启功先生诗中说“点画纷披态万方”。诗中的“西京”代指“西汉”,因为西汉建都长安,与后来建都洛阳的东汉相对而言。启功先生后来写自注的时候,距...
西汉刻石少见,刻石隶书有明显的波动且以横取势。 东汉时期,统治者提倡孝道,社会上形成树碑立石的风气。 历代法帖风格类编·汉代刻石 点击封面优惠购买 ·《苍颉庙碑》碑侧 《苍颉庙碑》又称《苍颉冢碑》等,刻于东汉延熹五年(162),...
这句话是正确的。西汉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书法风格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与此同时,西汉时期的碑刻文化也非常繁荣,但与篆书的影响相比较少。首先,与秦汉之际相比,西汉时期书法的发展更多地受到了隶书的影响。隶书是一种由秦始皇时期推行的官方书体,是秦汉书法发展的重要阶段。西汉时期,隶书的...
是的。西汉碑刻的确相对较少受到篆书的影响。西汉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书法家和著名的碑刻。在这个时期,小篆书是主要的书写形式,但在西汉时期的书法和碑刻中,却相对较少出现篆书风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隶书的兴起。西汉时期,隶书逐渐成为主流书写形式,其特点...
(四)西汉碑刻@鲁北陛石刻 @霍去病墓石刻 51 2021-09 5 (四)西汉碑刻@群臣上寿石刻 26 2021-09 6 (三)秦代刻石发展 秦始皇 李斯 20 2021-08 7 (二)先秦刻石的出现 34 2021-07 8 第一章古碑与墓葬文化 第一节 历代碑文化(一)碑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