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曾有一些诸侯国大量铸币,南越国不仅没有铸币的记载,甚至连南越文王墓中也并未出土一枚铜钱。 【实拍】 南越王宫中出土的“半两”钱,与秦、西汉早期的“半两”钱相同,我们推测,南越国时期的大部分地区应该还停留在以实物交换实物的阶段,南越国使用的钱币主要还是秦汉之际从中原传入的铜钱,钱币流通应该是...
赵眜墓,亦称南越王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解放北路象岗山。南越王墓发现于1983年,是迄今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随葬物最丰富、唯一饰有彩绘的石室墓。该墓藏于象岗山腹心深处20余米,出土有“文帝行玺”金印和“赵眜”玉印以及玉角杯等珍贵文物一万余件,由此可确定墓主即为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墓室建筑...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于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是南越国第一代君主赵佗的孙子,号称“南越文帝”。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其实是一座古墓,墓主为西汉诸侯国南越国的第二代国王赵眜(mò),这座古墓发现于1983年。在古墓的基础上建成的博物馆,于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主要展示南越王墓原址及其出土文物。这座西汉时期的南越王墓出土文物多达一万多件,它因此被誉为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陪葬物最丰富的汉初...
在墓址处建造“南越王博物院”,一座墓出土文物连同其墓址,建成国家一级博物馆。我们的参观印记,依据展品解说词,分享三大看点:镇馆之宝,有意思的文物,墓道、墓室、墓中殉人。镇馆之宝有:文帝行玺、丝缕玉衣、犀角形玉杯、铜承盘高足玉杯、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虎节、圆雕长袖玉舞人等。“文帝行玺”金印...
🌟 1983年,广州解放北路的建筑工人们在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墓。经过考古学家的勘查,确定这座墓葬属于西汉时期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这是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彩绘石室墓。🌟 赵眜是秦南海郡尉赵佗的孙子。秦二世胡亥即位后,由于暴政导致天下大乱,秦朝灭亡。赵佗在岭南起兵...
西汉南越王墓是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眛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墓主人身份最高的汉代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10000多件,其中“文帝行玺”金印、错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平板玻璃铜牌饰等文物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了...
西汉南越王古墓遗址 概况 西汉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南越王墓是西汉初期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的陵墓。赵眜,在《史记》称为赵胡,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二代王,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是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的孙子,号称“南越文帝”。他的陵墓位于今广州市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