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作者】曾巩 【朝代】宋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译文 注释 海上滔天的巨浪,像云彩般高涨,涌过去了,又急急退了回来;强劲的北风刮着,夹杂着数声轰雷。 我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欣赏着暴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岫的风采。
等到大雁飞回来的时候,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这里的西楼也是女主人公思念和等待的地方。 二、赏析: 词的上阕从环境描写入手,描绘出一幅凄美、冷清的秋景图。女主人公独自登上兰舟,望着天空,盼望着远方的爱人能寄来书信。下阕则转为抒情,“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儿飘零,水儿自流,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又象征着人事...
带有西楼的诗词 哎呀,一提到带有“西楼”的诗词,那可真是韵味十足!就像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你想想看,那孤独的身影默默登上西楼,望着如钩的弯月,这画面多让人揪心啊! 李清照也曾写道“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当那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归来时,月光洒满西楼,难道不浪漫吗?这场景就好像一幅绝美的画...
西楼是处在海山之间,诗写景是由海(楼前)——楼侧——楼——山(楼后)的顺序。此句写“朱楼”既是点题,更是从楼前海景通向楼后山景的桥梁,也是由写景转向抒情的过渡。考察诗意,此楼当雄踞于某座近海的青山之上,视野开阔,可回顾千山。“四面钩疏箔”,指楼上人也即...
西楼【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青芜卑湿地,白露泬寥天。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
月满西楼词原文 古诗词 “月满西楼”是宋词中的经典意象,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如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在这首词中,“月满西楼”一句...
在《周易》中,西方为兑,代表少女,所以,古人按风水的原理,让少女住在西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楼(不包括城楼的西楼),在古诗词中大多指闺房,或指青楼。言及西楼,不是伤心地,便是幽会之所。女人的心思,都在这西楼中尽览无余。〔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
西楼在诗词中的寓意主要是象征性的,它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也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与西楼相关的诗词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相见欢》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
西楼词 《西楼词》是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小说,作者是鱼夏树。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江南乌镇,离秋水、素雅、馀漫月三人之间迷离的感情故事,在时代的牵制下凄凉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