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曹掾,官名。汉制,丞相、太尉属吏分曹治事,有西曹。吏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初主领百官奏事,后改为主府内官吏署用。东汉秩比四百石。魏时丞相、大将军及司徒、司空等府内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第七品。晋沿置。南北朝及隋时诸州、郡、县多置,亦掌署用府中官吏。北齐司州、诸县亦置,置于司州...
历史官职> 西曹 ① 官署名。汉朝丞相、三公府僚属诸曹之一,掌署用府吏事,以掾主其事。三国、晋公府、丞相府、将军府沿置,其中晋司徒府增设左西曹之后,改为右西曹。北齐、隋郡县亦置。东晋以前设掾、属,以后设参军、掾、佐等。② 西曹书佐或西曹掾属省称。
历史知识> 西曹 ①官署名。汉丞相府、三公府所属诸曹之一。掌府吏署用事,以掾主其事。三国、晋丞相府、公府、将军府沿置,晋司徒府增左西曹,改西曹为右西曹。北齐、隋州县置。东晋以前设掾、属,以后设参军、掾、佐等。②西曹书佐及西曹掾、属省称。
西曹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重要的官名,最初指的是太尉的属官,其职责在于管理府中的吏属事务。例如,在《汉书·丙吉传》中,记载了一位名为丙吉的官员对待其下属的态度。丙吉的驭吏常常酗酒,有一次醉酒后在丞相车上呕吐,西曹主管此事,建议辞退该驭吏。但丙吉认为不应因醉酒失去人才,表现出对人才的...
《西曹秋思》·一卷(庶吉士梁上国家藏本)明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倡和诗也。道周有《易象正》,养河有《罗溪阁诗》,皆已著录。廷秀字谦斋,濮州人。天启乙丑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事迹附见《明史·道周传》。是编皆七言律诗,依上下平韵各为三十首。养河子师吉随侍狱中,合而编之。前有廷秀小引,...
西曹掾,一个始于汉朝的官职,其品级为七品。在汉代的行政体系中,丞相、太尉的属吏被分为不同的曹来管理事务,其中就包括了西曹。在这个时期,西曹的吏员中,正职被称为掾,副职则称为属。最初,西曹掾主要负责处理百官的奏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职责逐渐转变为负责府内官吏的任用和调配。到了...
西曹为相国府下属的十三曹之一,主要负责相府的人事任免,其长官称为西曹掾。而西曹的职能就类似隋唐六部之首的吏部,地位为十三曹之首,自然十分重要。因此可见魏讽才能与名望很高,所以钟繇对他十分看重。当时曹魏代汉是大势所趋,不过魏讽却对此很不赞同,而以汉朝忠臣自居,希望推翻企图篡汉的权臣曹操,避免东汉...
西曹关帝庙位于孝义市高阳镇西曹村西南坡地处。据碑记载为清康熙二十一(1682)年修建。坐北向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长33.32米,南北宽41.91米,占地面积为1096平方米。中轴线由南向北建有戏台、关帝殿;关帝殿平台两侧设钟楼、鼓楼;东北角设入庙院门。戏台与关帝殿之间存古槐两株,据当地人介绍树龄约600-...
在东汉时期,太尉或相国等高级官员的属吏中,有仓曹掾(负责仓储粮食事务)和坐西曹掾等职位。魏、蜀时期也有相应设置。掾原指辅佐之意,后来用作副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例如掾史、掾属、掾佐。都尉是一郡的最高军事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地方武装部门,其级别可视为正厅级。郡丞则是太守的副手,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