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西方野战军主力在豫旺地区集结休整,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的北上做好充分准备。至此,西征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红军的英勇善战和民族政策的正确实施,赢得了回汉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征【作者】吴观礼 【朝代】清代 久郁从军志,西征气始豪。浮家湘水远,前路华山高。 将帅纷旗鼓,云霄见羽毛。至尊重推毂,多士感同袍。 旧政宵披牍,新规昼建旄。尤思徙薪计,大作运粮艘。 干济今无匹,忠清古所褒。人才关事业,幕府集英髦。 贱子邀青眼,经年佩锦韬。仍为后车客,同饮上流醪。 弱冠游燕赵...
西征战役 1934年末,在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围剿压迫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路红军被迫离开苦心经营的苏区根据地,相继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漫漫长征。全国红军主要分成四路,一路是从江西苏区西征北上的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一路是从湘赣苏区北上的红二方面军;一路是从鄂豫皖...
红军西路军西征的悲壮历史 西路军西征发生在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0月至1937年3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一部在甘肃省西北部,与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等部进行的作战。西路军西征之战1936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红军主力在西北的集中,形成...
西征网秉持“理性爱国,传播文明”的宗旨,旨在为网友提供国际、时政、历史等领域的专家深度解读、形势分析和主旋律新媒体作品等,凝聚“微力量”,弘扬正能量,共筑网上网下“同心圆”,致力成为网络舆论斗争的坚强堡垒、传播中国好声音的重要平台。
西征罕见一幕:马家军参谋长从城墙吊下,给西路军送馒头香烟 作者:武陟东旭 1936年11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西路军代表魏传统(西路军先遣工作团秘书长)带着180多名马家军俘虏走在通往甘肃武威旧城的路上。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把这些俘虏归还给马步青,然后约见马家军部队的参谋长。他当时心里忐忑不安,暗暗祈愿此...
这场战争的细节,也见于《世界征服者史》,这是一部13世纪的伊尔汗国的史学家志费尼撰写的著作,记录了大量汉文史料里稀缺的蒙古西征的历史。志费尼所处的年代,距离成吉思汗西征并不遥远,很多记录都很鲜活,而且他有明显的波斯“宫廷史学家”的特点,能接触大量珍稀的历史档案,但也有修辞过度、文学性太强的问题...
西征失败后,延安极为关念徐、陈等西路军失散和被俘人员,一方面通过顾祝同致电马家军“如俘徐、陈等干部不得残害”,一方面到处打听两人消息。陈昌浩没有直接回延安,在当时的形势和气氛下,不能不引起延安不满。虽然批评,延安对陈昌浩还是器重的。他1938年去苏联治病,错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陈昌浩1952年回国时...
可以说,蒙古人将俄罗斯引向了东方。总体而言,蒙古人的西征在前期的影响主要是以破坏为主。不过空前的破坏预示着空前的建设,这种大破坏实际上消除了东西方交流的障碍,最终使得大陆两端的地区(西欧和中国)受益最多,两者都通过吸收其他文明的因素,出现了很大的进步、繁荣,而大陆中间的国家,则长期未能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