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在克节朗地区以及西山口附近展开。共经历2个作战阶段。然而,仅仅与印军交手了一个回合,解放军对印军的作战习惯就摸了个七七八八。据对印作战老兵,原55师163团通讯兵周斌回忆:西山口作战,漫山遍野的印军四处溃逃,根本毫无战斗力。甚至作战期间,还有随军妓女。一、西山口印军兵败如山倒 ...
我军的三棱刺刀本就比印度弯刀更具有杀伤力,加上解放军战士们的满腔热血,第4拉吉普特营包括和军官在内的126名士兵,在几个小时的打斗中全部落败而亡。随着第4拉吉普特营的覆灭,整个西山口也在解放军坚持不懈的战斗下,于1962年11月18日被夺回。在整个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和印军进行过不止一次的白刃...
1962年11月16日,西山口——邦迪拉战役正式打响。解放军西藏边防部队在西藏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区对入侵印军发动进攻。最先和解放军交火是印军陆军部队第4军第4师四个旅中的第48旅(旅长格巴兹·辛格准将指挥),该部队也是在西山口——邦迪拉战斗中印军付出牺牲较大的一支部队。印军陆军部队第4军第4师第48旅第4拉吉...
印军第4师4个旅共约1.2万人,沿西山口至邦迪拉公路及其两侧成线式纵深梯次配置,形似长蛇阵,重点在西山口。其部署特点,刘伯承元帅概括为:“铜头、锡尾、背紧、腹松”。印军企图凭借西山口地区的有利地形,阻止中国军队继续南进,并伺机向达旺、克节朗地区反扑,进而实现领土的扩张。西藏军区前指奉中央军委的命...
【共和国历史】新中国保卫战之:西山口邦迪拉战斗 1.概述; 1962年11月,在中印自卫反击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边防部队在西藏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区对入侵印军的进攻战斗。 2.背景; 西山口一邦迪拉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主脉南侧,是高山密林地区。西山口至邦迪拉有一...
1962年的中印战争,给许多印度人心中留下无法愈合的伤痕。印度政府无法想象,中国军队为何能顶住寒冷的气候和高原反应发起一波波冲锋。在海拔足有2500米的西山口-邦迪拉处,解放军和126名印军相遇,三棱军刺和印度弯刀究竟谁强谁弱?混乱的部署 1962年10月20日凌晨,解放军根据中央部署,决定从东西两个方向对入侵中国...
中印西山口之战,我军4人碾压印军200人,还留下了一句经典的话语 历史中,有一位英雄,名为庞国兴,他的故事源于一场冲突,那就是1962年的中印战争。在那次战斗中,他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勇气和智慧,更是以实际行动,演绎了战争中的奇迹。在西山口的战斗中,庞国兴是四名勇士的核心,他们共同迎面对抗着200名印度...
西山口至邦迪拉一线的战斗,解放军边防部队打得很漂亮 在这次中印边境战争中,西山口之战尤为出名,是解放军抗击侵略的经典之战,发生于1962年的11月,这场战斗实际上就是解放军战史种赫赫有名的西山口邦迪拉战斗。在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军在运送伤员 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区位于白雪连绵的喜马拉雅山之南侧,邻近不丹王国,这...
中印西山口白刃战:解放军三棱对印度弯刀,126名印军无人生还 这篇文章的所有文章都是从权威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并且在文章的末尾已经标明了文章的出处和图片。一九六二年中印之战,在很多印度人心里都是一道难以治愈的伤口。印度政府不能理解中国部队是如何在严寒和高山环境下一次又一次地发动进攻的。在西山口-邦迪拉,...
西山口—邦迪拉战役是在西藏边防进行的高寒山地作战,这就不用再进行叙述了。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虽然长津湖的海拔只有1300来米,但长津湖地区山高水恶,人烟稀少,冬季气候异常寒冷,滴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