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宫秋怨 [唐代] 王昌龄 创作时间:733年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韵脚:"阳"韵 芙蓉不及1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1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西宫秋怨》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分:一作问 2谁分含啼:一作却恨含情 词典引注 1不及[bù jí]: (2).不如;...
西宫秋怨唐代: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注释 谁分含啼:一作却恨含情。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
这首诗从题目“西宫秋怨”,诗句中“美人”“掩秋扇”“待君王”等词均可看出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宫妃的形象。前两句写宫妃的美貌,环境的优美。后两句却写宫妃被冷落的孤独寂寞,故运用的是反衬的手法。 答案: 反衬 宫妃 译文: 芙蓉花很漂亮但比不上美人的装扮,帝王的游船被风吹过好像珍珠和翡翠都飘来了香...
王长岭《西宫秋怨》原文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能哭喊着把秋扇遮住,为国王把明月挂在空中。 王昌龄《西宫秋怨》翻译 待更新 王昌龄《西宫秋怨》赏析 《西宫秋怨》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王长岭是盛唐时期享有盛誉的诗人。王长岭的诗歌以边塞、闺阁怨、送别三种主题为主。《 全唐诗 对常陵...
小提示:王昌龄《西宫秋怨》的翻译及注释内容 朗读 打赏 完善 明月西宫珠翠不及芙蓉君王秋扇水殿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 ...
#中图诗词bot# 西宫秋怨王昌龄芙蓉①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②,空悬明月待君王③。 ① 芙蓉:荷花。② 却恨句:却恨含情,一作“谁分含啼”。秋扇,即团扇,见下《长信秋词》注。③ 空悬句...
西宫秋怨 王昌龄[唐代]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描绘边疆风光、表现戍边将士英勇豪放的精神风貌而著称,被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出生于京兆(今陕西西安),家境贫寒。他年轻时...
《西宫秋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一、背景与主题 《西宫秋怨》是一首宫怨诗,通过描绘失宠宫女的孤寂、愁惨和怨恨之情,反映了古代宫廷中妇女的不幸遭遇。王昌龄以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
西宫秋怨【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译文 注释 芙蓉虽美但比不上美人的装扮,帝王的游船被风吹过飘来阵阵女子香。 谁料如今却只能含悲饮泣,终日以团扇掩面,夜夜站在皎洁词月光下,等待君王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