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战后西夏很快便恢复了元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宋在与金国联手攻打辽国期间,战事连连受挫。不仅未能从辽国手中收复失地,还由于战略上的失误,使得局势愈发被动。横山之战结束后还不到十年,北宋便被金国给灭掉了 。就西夏而言,虽说在横山之战里侥幸逃过一场大难,可终究还是未能避免被蒙古帝国灭掉...
他们提出了经营横山的三大意义:一、横山是西夏的东大门,易守难攻,如果能够守住横山地区,那么进可攻取西夏银、夏、宥三州,退可保宋朝边境地区免受西夏侵扰;二、横山地区民风剽悍,一直以来都是西夏精兵的主要来源地,守住横山地区,既可削弱西夏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能使这些党项人为我所用;三、横山地区盛产马...
横山山脉起自六盘山,横贯宁夏、陕西,是西夏与北宋的天然分界线,该地不但出产粮食战马,且地势北高南低,可攻可守,对双方都极为重要。对于西夏来说,失去横山地区就等于失去了重要的物资产地,更加危险的是核心区域灵州从此将完全暴露在宋军的威胁之下。对于北宋来说,横山有如西夏之长城,党项人随时可以南下袭扰...
北宋和西夏争夺的横山,在陕西省北部(今陕西横山县)。从战略角度看, 横山之地对于宋夏双方都很重要,对西夏来说,它直接关系到西夏能否立国,并日趋强大。西夏据有横山当自德明始,在这之前,西夏仅据有银、夏、绥、宥等州,因为没有占据横山,远居漠北,与北宋以沙漠为界,在同宋对垒时,往往处于不利境地,自得横山...
【第五、宋哲宗、宋徽宗时期,宋军开拓河湟,包围横山,西夏亡国在即】宋哲宗那会儿是宋、夏战争的关键转折点,也是宋朝把西夏打得大败的开端。这宋哲宗仅活了 23 岁,但却是北宋后期在军事方面成就最大的皇帝。他去世后,宋徽宗就只是靠着先前的底子,结果还把宋哲宗的成果都给弄没了。打从宋神宗永乐城吃了...
从种谔谋取横山,到王韶议复河湟,一幅经略西北、征服西夏的蓝图,在宋神宗与王安石的眼前徐徐展开,越来越清晰。 2 王韶与种谔提出的克夏战略是不是空谈呢? 不是。 我们先说种谔方面的行动。治平四年十月,种谔调拨所部兵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横山绥州川,包围嵬名山部落,成功迫降嵬名山,“嵬名山所部族帐悉...
横山防线位于陕西省北部,是宋夏对峙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对应今天的白于山-横山山脉。白于山位于榆林市境内,是东西走向的厚层黄土覆盖的梁状山地,是无定河及其支流与南部洛河、延河、清涧河的自然分水岭。横山是白于山的东北延伸,是芦河与黑木头河、大理河的分水岭,平均海拔约1400-1600米,南跨大理河...
横山,就是今天陕西西部的桥山,位于宋夏边境之上,北宋提出的横山战略,指的是西夏境内靠近横山的宥州、夏州和银州等一片区域,这片区域水利发达,而且番人很多,既适合种地产粮食,也适合放牧生产战马,而且还有大量的盐矿和铁矿,可以说是物产丰富,而横山山脉地势很高,如果在山上建立堡寨,可以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所以...
北宋和西夏争夺的横山,在陕西省北部(今陕西横山县)。从战略角度看, 横山之地对于宋夏双方都很重要...
经过连续的血战,宋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接连攻克永和寨和割沓城,并在横山附近重创西夏主力。此外,我们还夺取了西夏重要的产马地和兵员补给地,兵锋甚至逼近了其都城兴庆府(即今日的宁夏银川)。这一胜利是宋夏战争以来,宋军在战场上取得的最辉煌的成果,只差一步就能使北宋彻底灭亡西夏。在万般无奈之下,西夏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