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瓷器是西夏民族特征、生活习俗、科技文化、艺术风格的载体和展现,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瓷扁壶是西夏瓷器中较常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器物,因产量较大,制作精美,而享有“西夏瓷器骄子”的美誉。扁壶的两侧有双耳或四耳,以便穿绳提拿或携带,其造型是从游牧民族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有的壶腹部正反两面各...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收藏着一件西夏时期的褐釉剔刻花瓷扁壶。1985年征集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为西夏时期的背水用具。壶高33.3厘米,口径9厘米,腹径32厘米。此扁壶小口,卷沿,口沿一侧有堆刺纹,短颈,双系,腹部扁圆,正面饰两组褐釉剔刻牡丹花纹,背面置圈足。这类瓷扁壶是由皮囊壶发展而来,边缘附加的...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件被称为国宝的西夏褐釉剔刻花扁壶,它的名字叫“西夏·褐釉剔花扁壶”。这件扁壶是1985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征集到的,原本是西夏时期的背水用具。壶高33.3厘米,口径9厘米,腹径32厘米,小口卷沿,口沿一侧有堆刺纹,短颈,双系,腹部扁圆。扁壶的正面装饰着两组褐釉剔刻牡丹花纹,背面...
🏺 时代:西夏 🏺 类别:瓷器 🏺 质地:无机质/瓷 🏺 级别:二级 🏺 入藏年代:1984 📜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012年~2016年) 📸 图片1:西夏酱釉雕刻缠枝菊花纹四系瓷扁壶 📸 图片2:西夏酱釉雕刻缠枝菊花纹四系瓷扁壶
黄志博物馆藏品赏:【西夏 黑釉 双龙戏珠纹 凤首 扁壶】20241206# 这是一件西夏时期的黑釉凤首壶。西夏瓷器部分受到中原制瓷工艺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自身的民族特色,产生了一些独特的器型及工艺,如卧壶、扁瓶、大口缸等,以及 - 黄志博物馆于20241206发布在抖音,
西夏瓷扁壶的造型别具一格,大小不一,小的体高仅10厘米左右,小巧可爱,而大的则能达到30至40厘米,显得雄伟壮观。其扁腹和耳系设计都是左右对称的,不仅增强了稳定性,还给人以视觉上的平衡感。扁壶的基本造型特征是小口、腹扁圆,有的壶腹部正反两面还各有一圈足,不仅增强了放置的平稳性,还加固了胎体。另外...
#窑火遗萃##约会博物馆# 【西夏黑釉剔刻花扁壶】辽代(907-1125年)高39.1厘米 长35.1厘米 口径6.3厘米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藏 直口、台唇,长颈、壶体扁圆,长方形足外撇,上腹两侧有对称的衔环耳,腹部两侧...
🌟🔮最近发现了一款特别的古器——西夏铜扁壶,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这款扁壶不仅外形独特,还充满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宝藏吧! 🐾西夏铜扁壶的独特性 西夏铜扁壶真的是西夏最具代表性的器皿之一。它的设计非常特别,壶身扁平,两侧有铺首衔环,方便穿带。这种设计不仅实用,还充满了少...
🏺 这件西夏灵武窑烧制的褐釉剔花扁壶,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展现了西夏时期的文化艺术魅力。壶身小口斜立,卷唇短颈,腹部扁平,四个系口位于两侧,正面中心内凹,背面有凹足,整体造型仿照游牧民族的皮囊壶。🎨 壶身通体施以褐釉,釉色光润均匀,剔花技法装饰的卷草纹增添了艺术美感。正面中心的内凹处划刻的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