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簋,又称“武王征商簋”或“周代天灭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1976年,它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现在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的造型独特,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和方座都饰有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有蝉纹。这种方座青铜器在西周初年才开...
下图是西周青铜器(利簋)。该墓的主人是利,所以被称为利簋,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也有人称其为“武王征商簋”它的出土 A. 证明了商周时期中国天文学进步 B. 反出西
簋是装米饭的青铜礼器。利簋(lì guǐ),又名武王征商簋,中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周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所以命名利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器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
利簋,又称“武王征商簋”或“周代天灭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于1976年在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的造型独特,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和方座饰有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有蝉纹。这种方座青铜器始于西周初年。器内底...
下图是西周青铜器利簋,腹内刻有铭文:“珷(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早上)⋯⋯”该青铜器铭文记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商汤灭夏 B. 武王伐纣 C. 西周分封 D. 国人暴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详解】通过材料中的“(武王) 征商,唯甲子朝 (早上)”可知,该事件说的是武王伐纣的事情,大约公元前...
器身和方座饰有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有蝉纹,这种方座青铜器在西周初年才出现。利簋内底铸有铭文4行33字,详细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与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采用...
青铜器利簋是考古发现的有关武王伐纣的唯一文物遗存,其铭文明确记载武王伐纣、商周交替的史事,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其铭文中“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可用于推断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对于夏商周断代研究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史料的作用,解答本题...
西周早期指周建立到周穆王时期,此时的青铜器延续了商晚期的形制纹饰,不同之处是铭文开始增长。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或“檀公簋”,“利”是人名,他追随周武王参加灭商的战争,胜利后受赏,铸造了这件铜器用来记功和祭祀先祖。 簋的底部铸铭文4行32字,文字结体扁长,并保留有商代铭文字体,首尾尖中间粗的特征,...
西周时期有许多铸工精湛、造型雄奇的重器传世,庄重典美,花纹凝重静谧,代表了中国青铜器鼎盛阶段的发展水平。🔍P1 利簋在西周的现存文物中,利簋是从历史价值来看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上半部为圆形,侈口,鼓腹,两侧有两只兽形耳,兽形耳上还有垂珥,下半部为方形底座,造型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