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周分封制下,第一级,周天子是大宗,对王畿以外的部分土地分封给除嫡长子以外的作为小宗的同姓宗室、异姓功臣及上古帝王后裔,所封领地叫诸侯国或封国,受封对象称诸侯,诸侯可以在封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税;第二级,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其将部分土地再分封给嫡长子以外的作为小宗的同姓宗室,所封...
[名词解释] 西周分封制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又称为“封建”、“分土封侯”制,即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的统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设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相传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
另外齐国、燕国、秦国、楚国都是特殊情况,周天子还分封了很多诸侯国,西周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一半以上是姬姓贵族,此外这些诸侯国也都是从西周的都城往外扩展的,西周的领土也就比这些诸侯国大一点而已。如果分封为了开疆拓土,那么诸侯国应该封的越远越好,这样更能达到开疆拓土的目的。可见分封另有目的,而...
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
蔡叔度死后,周公旦分封其子蔡仲重立蔡国。周景王十四年(前531年),蔡国被楚国所灭,三年后又复国,迁都于新蔡(今河南新蔡县)。后因随吴国攻楚,而在楚国逼迫下又迁都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县)。周贞定王二十二年(447年),蔡国终被楚国所灭。8、齐国(前1044年至前221年):姜姓。西周立国后,周武王封姜...
1、西周分封多少国家?分封制的萌芽,大概可以上溯到虞舜时,历夏、商而驯至西周始大其规模。 完整的分封制是个层级的大体系。如《左传》隐公八年载众仲云:“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曰官族;邑亦如之。”这是说天子以功德封建诸侯,皆因其姓族来源...
简述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周初的分封制:所谓分封制,即周王室在整个统治区内封邦建立各个诸国,各地诸侯王“受民受疆土”,以达到“以藩屏周”的政治目的。周初先后分封了71国,姬姓独居53。其中主要的封国有:鲁、晋、卫、齐、燕、宋、吴等。 (2)分封制评析:分封的核心内容...
可由于周天子分封了800个诸侯国,导致周朝的国土难以满足以上关于诸侯国国土的相关设定。因此,这就导致了不少西周诸侯只能“蜗居”在他们的狭小封地之中。虽然在学术界并未明确过西周最小封国是哪国,但从古籍文献中还是能够找寻到答案。在周天子在位期间,国内最迷你的封国是鄅国。鄅国最小,国力孱弱 鄅国国君的...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1.含义: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前提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2.目的:对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3.概况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诸侯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