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旱,是国家粮食储备与经济实力因素、干旱预警与应急管理技术落后、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等原因使得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西南大旱成为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中国西南地区在2010年遭遇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这场灾难影响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等五个省份,其严重程度被描述为百年一遇。旱情自2009年7月开始显现,随后在3月扩大到广东、湖南以及东南亚的湄公河流域。据统计,到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达到了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高达9068万...
只是这些降水没能保存下来,降水或及时流失,或被蒸发,部分原因便是森林的大面积砍伐造成的。 其次,云南“大旱”在于农业干旱。云南大部分地区属山地农业,长期以来,水利建设极为落后,又因大部分已有水利资源(池塘)长久失修,或被养鱼人霸占,该蓄水时不蓄水,需水时自然就没有水。 三是污染严重,比如滇池。滇池水污染之...
人为因素方面,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也是导致西南大旱的重要原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西南地区的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如过度灌溉、过度抽取地下水等,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资源减少,加剧了干旱的程度。此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也对西南地区的...
第一篇:西南大旱 西南大旱简介: 西南大旱简介 : 2010 年中国西南大旱是 2010 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 广西, 贵州, 四川, 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 2009 年 7 月,至 2010 年 3 月,受灾人口逾 5000 万人;仅贵州一省,由于受灾严重需要救济者就高达 310 万人.同月旱灾蔓延...
西南大旱与北方抽地下水的对比,源自于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地球表层结构各不相同,地表水流沿着地面地势分布,地下水的分布也具有特定规律与范围。并非在北方,任何地方随意打井便可轻易获得地下水。北方地区虽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但并非无限制。地下水的抽取受到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的限制。打井深度、...
1. 干旱与洪涝 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初,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一场罕见的秋旱、冬旱及春旱,这场干旱导致6000余条大小河流干涸,绝大多数井、泉枯竭,数千万人和牲畜面临饮水短缺的问题。桂林漓江的水量急剧减少,水流几近停滞,灾情堪称百年一遇。而在2010年5月至6月,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强降雨,多地...
云南初春旱情少见严重;2004年南方罕见干旱,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万人饮水困难。2003年,江南、华南、西南部分地区的伏秋连旱严重,湖南、江西等省部分地区甚至经历了伏秋冬连旱。2000年,多个省份的干旱面积大,受灾和成灾面积分别为4.02亿亩和6.09亿亩,创下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记录。
中新社长沙3月23日电 (记者 刘双双)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千余村民饮水需从3公里外酉水河运来,张家界市永定区三家馆乡集镇供水工程每3天一次限量限时为学校及集镇居民供水……中国西南特大旱情未见消退迹象,与重旱区接壤的湖南湘西地区也被“灼伤”,正遭遇缺水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