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北马家军是当时最老牌的军阀派系,从清末的“陕甘民变”,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马家军的势力都盘踞在西北地区,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西北四马”。“西北四马”指的是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四人,马步芳和马步青是亲兄弟,他们属于青海马家军,地盘在青海和甘肃;马鸿逵和马鸿宾是堂兄弟,属...
从清朝同治年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也就是1949年兰州战役前,西北甘、青、宁地区的军政大权基本都是由马家军实际掌控。马家军的派系 关于西北马家军,最耳熟能详的应该是马步芳了,此人是马家军中的第二代青海王,所以马步芳的势力也被称为“青马”。除了“青马”,大家应该还听过一个词,那就是“宁马”,...
马占鳌这一支脉虽实力大减,但又有一支马家军迅速崛起起来,西北还是"群马"的势力范围。 崛起的这一脉曾是马占鳌的谋士马千龄,马千龄的大儿子马福绿为国捐躯,不敌八国联军死在正阳门下;二儿子马福祥能言善辩,与清末最后一个大宦官小德张关系非同一般。 马千龄这一脉到了孙子辈势力才达到顶峰,他有两个孙子分别是有"...
马家军中最出名的是“西北四马”,分别是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宾四人,其中马步青和马步芳是亲兄弟,由于他们家族的地盘在青海,所以被称为“亲马”,马鸿逵和马鸿宾是堂兄弟,他们家族的地盘在宁夏,所以被称为“宁马”。“西北四马”是马家军的第二代,和西路军作战的就是“西北四马”,特别是马步...
马家军其领导人物主要有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三人,被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的领导人都出自马家,起源于清末马家军。1912年马家军领袖马福祥在宁夏建立势力,逐渐壮大。马福祥去世后,其子马鸿逵、马鸿宾继承了马家军。在抗日战争时期,马家军先后与日军、国民党军队作战,扩大了势力范围。战后,马家军控制了...
1931年2月,“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任命马鸿逵为第十五路军总指挥,马全良为第十五路军前敌总指挥。1934年,马全良担任宁夏省保安处长。当时蒋介石为了压制住西北马家军,就任命孙殿英为青海屯垦督办,于是孙殿英就率领七万杂牌军向西部进军,蒋介石的这一招就是想让孙殿英和马家军火拼。为了防止孙殿英抢西北的地盘,...
马廷贤后逃往天津,抗战时日军曾委其为“西北长官”,一度去包头,又化装回天津,改名换姓藏匿于民间。1941年回甘肃河州。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逮捕,后获释出狱。1958年再次被捕。1962年在家乡被临夏县人民政府处决。灭了东突的“尕司令“西北马家军阀,在历史上有三马、四马、五马之说,分别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权人物...
1949年,解放战争的号角声中,一场复仇之战在西北大地上拉开帷幕。曾经血染戈壁的西路军惨案,终于迎来清算的时刻。毛主席下令全力歼灭盘踞西北的"二马"势力,彭德怀将军率大军直指兰州,誓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雪恨。在这片曾经噩梦般的土地上,解放军将与马家军展开殊死较量。13年前的血债能否得到清偿?西北的天空...
第二代,马鸿逵、马鸿宾 马鸿逵是马福祥的亲儿子,也是“马家军”中唯一的同盟会员,他不满父亲马福祥疼爱堂哥马鸿宾,所以和父亲、堂哥关系一直不好。西北国民军进入西北后,马鸿逵被任命师长,兼西安警备司令,可他又转头投奔蒋介石,因此当上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徐州警备司令。后来马鸿逵排挤下马鸿宾,当上...
不过,西北马家军其实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势力,而是多支马姓回族军阀组成的。因此,西北马家军领袖一直有多种称呼,例如西北五马、西北四马或西北三马等等。但是,无论哪种称呼,这其中都少不了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不过,马鸿宾与马鸿逵、马步芳又有着巨大的不同。虽然也出身马家军,而且,他还与马鸿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