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芳(公元1849-1903年),今宜城王集镇人,清末襄阳名士,光绪《襄阳府志》总纂·清朝御史王万芳自幼潜心攻读《四书》、《五经》,12岁时取得功名,远近闻名。同治九年(1870年)恩贡。光绪十四年(1888年)优贡。曾任八旗官学汉教习,擢江南道监察御史,授翰林院编修。(概述图来源)人物简介 王万芳(1840——1903)...
庞德公是襄阳的一位重要名士,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他致力于教育和发展地方文化事业,对襄阳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人谦虚低调,以智慧和才华著称于世。他的思想和事迹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被视为襄阳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庞统也是襄阳地区的一位杰出人才。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谋士和将领之...
王万芳(公元1849-1903年),字季远,今宜城王集人,清末襄阳名士。同治八年(1869年)考上恩贡,被恩师张之洞提拔任八旗官学汉教习;光绪十一年(1885年)年被襄阳知府吉尔哈春聘任为《襄阳府志》总纂,誉满湖广;光绪十五年(1889年),殿试中二甲第二十一名,赐进士出身,授予翰林院庶...
作为一个名士,他和当地襄阳名士中的隐士圈儿混的很好。庞德公非常欣赏司马徽、庞统、徐庶和诸葛亮等人。甚至他们之间到了一种亲密无间的地步,经常共同游山玩水,交往频繁。话说虽然庞德公比司马徽大十岁,原本应该是尊卑有别,但有一次司马徽在庞德公不在家的情况下,突然闯入庞德公家中,招呼嫂子准备饭菜,以招待...
作为一个名士,他和当地襄阳名士中的隐士圈儿混很好。庞德公非常欣赏司马徽、庞统、徐庶和诸葛亮等人。甚至他们之间到了一种亲密无间的地步,经常共同游山玩水,交往频繁。话说虽然庞德公比司马徽大十岁,原本应该是尊卑有别,但有一次司马徽在庞德公不在家的情况下,突然闯入庞德公家中,招呼嫂子准备饭菜,以招待徐庶...
在仲宣楼的对联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王粲跌宕起伏的一生:被蔡邕赏识,被汉献帝虚封,被刘表忽视,被曹操赏识。他就像一颗被埋没的璞玉,终于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伯乐。这位襄阳的文化名片,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即便天赋异禀,也要懂得把握机遇,保持锐气和韧性。今天,仲宣楼依旧屹立,诉说着这位传奇人物的无限可能。...
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 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魏泰,字道辅,襄阳邓城(今襄阳市樊城西)人。北宋名士、著作家。北宋书法家米芾评魏泰:“名振江汉”。魏泰姐姐魏玩是北宋著名女词人,封道国夫人;姐夫曾布官至丞相。魏泰从小好逞强行霸,尝于试院中殴打考官几死,因此不得录取。后博览群书,但不思仕进。性诙谐,尤好谈朝野趣闻。善辩,与人谈笑,莫有...
许汜(?-?),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但虚有其表无实学。 生平许汜为襄阳人,是当时的名士,年少时从师杨虑,先在曹操底下任职从事中郎,后与陈宫等人叛迎吕布,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吕布败逃投靠刘备,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