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褊银丸 处方: 巴豆(去皮、油、心膜,研细)半两,水银半两,黑铅2钱半(水银结砂子),麝香5分(另研),好墨8钱(研)。 制法: 将巴豆末并墨再研匀,和入砂子、麝香,陈米粥为丸,如绿豆大,捏褊。 功能主治: 风涎膈实上热,及乳食不消,腹胀喘粗。 用法用量: 每服1岁1丸,2-3岁2-3丸,5岁以上5...
巴豆(去皮油心膜研细) 水银(各半两) 黑铅(二钱半,水 结砂子) 麝香(五分另研)好墨(八钱研) 上将巴豆末并墨再研匀,和入砂子、麝香,陈米粥和丸,如绿豆大捏褊。一岁一丸,二岁二、三丸,五岁以上五、六丸,煎薄荷汤放冷送下,不得化破。更量虚实增减,并食后。上...
褊银丸 书名:小儿药证直诀(中医必读经典丛书) 作者名:(宋)钱乙撰 本章字数:142字 更新时间:2024-07-03 15:31:55首页 书籍详情 目录 听书 加入书架 字号 背景 手机阅读举报 后续精彩内容,上QQ阅读APP免费读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账号和设备都新为新人...
中医药方褊银丸在中国现有数千年的历史时间。并且褊银丸营养 丰富,带有许多 药业成份,具备很高的功效与作用。我们一起 来看一下。 波动药方注射 巴豆(削皮、油、心膜,研细)一两,液态水银一两,黑铅 2 钱半(液态水银结沙子),血竭 5 分(另研),好墨 8 钱(研)。 波动制作方法注射 将巴豆末并墨再研匀,...
以下是关于褊银丸方剂的汇总,摘自《小儿药证直诀》、《普济方》、《幼幼新书》以及《圣济总录》等古籍:《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剂: 巴豆半两(处理后研细)+ 水银半两 + 黑铅2钱半(与水银结成砂子)+ 麝香5分(研细)+ 好墨8钱(研细) 制法:巴豆末与墨混合,加入砂子和麝香,...
以下为褊银丸的基本信息:药品名称:褊银丸 主要成分:轻粉(研细)2钱,粉霜2钱,画粉2钱,白丁香2钱构成其配方。处方来源:此药方源于古代医书《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用自茅先生的治疗方法。功能主治:褊银丸主要用于治疗儿童风涎膈实上热的症状,以及因乳食不消化导致的腹胀和喘粗。同时,它也...
出自 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褊银丸 治痰涎气壅,膈实上热,乳食停滞,腹胀喘急。 巴豆(去壳…取霜),好墨(…研),麝香… 上将巴豆霜与墨再研匀,次入沙子、麝香,又拌研至细匀,以陈米粥和丸,绿豆大,捻褊,一岁儿… 查看完整内容 褊银丸 收藏(0) 纠错医案 方剂 文章 药材 试题...
褊银丸 治风涎膈实上热,及乳食不消,腹胀喘粗。 巴豆水银各半两 好墨八钱 墨铅(二钱半,同水银结砂子)麝香半钱 上将巴豆末并墨再研,和入砂子、麝香、陈米粥和丸如绿豆大。捏褊一岁一丸,二三岁二三丸[方剂汇www.fane8.com],五岁以上五六丸,煎薄荷汤送下。不得化破,更量虚实增减,并食后服。
类别 本草 方药 中成药 诊断 治案 腧穴 针灸 经论 文献搜索 出自宋·赵佶《圣济总录》 治小儿惊痫涎盛,搐搦不定,褊银丸方: 天南星(炮…),青黛(研…),蝎梢(炒…),粉霜(研),水银,滑石…,半夏… 上一十味捣研为末,用水浸炊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捏作饼子,每… ...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图一,褊银丸,这里终于有药味了,原来有水银!而且最后是捏扁,所以叫褊银丸。而且吃的时候“不得化破”,(为了把毒留到肚子里起效吗)。图二图三“剪刀股丸”。这个药配制好奇怪,最后要用“剪刀环头研”,所以有这个名字。估计也是古代的什么说法,比如用剪刀环头把这个惊风镇住之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