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艳玲被曹禺誉为“国宝”,她是三届戏剧梅花奖得主、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得主。12岁,裴艳玲在上海凭借《宝莲灯》声名鹊起;40岁,她的《夜奔》《钟馗》在上海一片叫好;60岁,她带着新编戏《响九霄》来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蟾逸夫舞台组织的见面会上,一位老观众激动回忆,1986年在上海共舞台...
裴艳玲超话,阅读数:160万、帖子数:139、粉丝数:186,新浪微博超话社区,微博上的兴趣社区。超话社区,超有话聊。
裴艳玲原名裴信,1947年8月12日出生于河北省肃宁县付家佐村。父亲名叫裴聚亭,他虽然没有拜师,但身手矫健,跟随裴艳玲的爷爷学了一身好功夫,平时靠闯江湖卖艺或到京剧团客串武生为生。裴艳玲两岁那年父母离婚了,她跟随母亲嫁到另一个陌生的家庭。不久,母亲又给裴艳玲生下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裴艳玲虽然是亲妈...
1947 年 8 月 12 日,裴艳玲出生于河北省肃宁县付家佐村,原名裴信。其父亲裴聚亭未拜师,却随爷爷学得好功夫,靠卖艺或客串武生谋生。裴艳玲两岁时父母离异,她随母亲改嫁至陌生家庭。没多久,母亲又为她添了个同母异父的弟弟。裴艳玲的亲妈是二婚过来的,在家没地位。因弟弟争宠,她常要看人脸色,吃不饱穿...
1947年8月12日,裴艳玲诞生于河北省肃宁县一个贫寒的艺术世家。她的父亲裴聚亭是一位京剧武生,母亲袁喜珍则是河北梆子的表演者。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垂青这个小女孩。她仅2岁时,父母便分道扬镳。尽管由继母袁喜珍照料,家庭状况依然十分窘迫。幼小的裴艳玲并不知晓,命运正为她编织一个神奇的舞台。5岁那年的夏天...
裴艳玲和响九霄有着惊人相似的经历:两人都是河北人,故乡仅距几十里;都是京、昆、梆兼擅,所谓“文武昆乱不挡”;行当也十分接近,田际云代表剧目中的《乾元山》《八大锤》等,恰好也是裴艳玲的拿手好戏;在梨园行的地位也相似,响九霄1900年任梨...
裴艳玲,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现为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大奖”、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主演特等奖”、文旅部“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特殊贡献奖”。
在那段辉煌的岁月里,裴艳玲年年都能获得丰厚的报酬,仅每月就能收入800元,在当时可谓一笔巨款。她的名字响彻了天南地北,毫无疑问,裴艳玲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武生演员。阴霾短暂离舞台。裴艳玲在1966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被称为"盛极一时"。当时,特殊的时代到来了,全国各地的戏曲团体被迫停止了演出,...
裴艳玲3岁便开始随父亲学习基本功,每天练习拧90多个旋子,从不叫苦叫累。父亲将她视为珍宝,对她千叮咛万嘱咐。然而,幸福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早在她2岁时,父母因这桩婚事离婚。按照当地的习俗,她只能随母亲一起生活。幸好她的继母张志英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这个素昧平生的人竟然对裴艳玲如此关爱,有时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