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裴松之的奉旨作注使得陈寿的作品成为中国史学经典著作之一 裴松之,372年生于今山西的河东,曾在刘宋皇帝刘裕手下做官。刘裕原本为东晋将军,420年篡位称帝,建立了刘宋王朝,作为一个新政权里的旧臣,裴松之因博学而得到赏识。428年:他奉旨为流传下来的陈寿所著《三国志》编撰注释。最终的作品以及相关的记录,在第...
(西晋)陈寿撰 (南朝宋)裴松之注 著 更新时间:2021-05-12 18:05:31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三国地理形势示意图 文学 中国古代随笔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书共65卷,其中《...
《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所撰,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叙述三国时期的历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南朝宋裴松为之注,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丰富了陈寿《三国志》文本本身。
后来到了南朝的宋朝,裴松之(公元372-451)看了该书,肯定它“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于是就广征博引为该书作了评注。裴不但引用了一百四十多种书夹注在正文里,对陈寿未加解释的地理名物作了补充解释,而且运用自己的史识、常识和逻辑推理,对各家记载的历史事件一一作了辨伪,其议论精...
裴松之特别重视出使的意义,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后来,裴松之还担任过许多的大官,比如中书侍郎等,皇帝知道他知识渊博,懂得许多的真理,又有许多的经验与想法,于是派他给陈寿的《三国志》作注。裴松之十分认真对待这份差事,他搜集了许多的资料,为这本书增加了很多不同的说法,经过不断地完善,递交给了皇上,...
陈寿的《三国志》素以严谨的态度和公正直书为人所称道。而裴松之对《三国志》的注解也非常的经典。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增补遗漏和纠正错误,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然而两位历史学家对一个小错误——建安二十四年一个地名错了,两人都没有发现。下面笔者将一一来分析。《三国志卷...
他早期的铁杆粉丝有两个,第一个是陈寿,笫二个是裴松之。 这是因为《三国演义》是依据陈寿的《三国志》这部史书写成的。而《三国志》又是裴松之用多于原著的文字批注的。 所以陈寿裴松之才是赵云最早期的铁杆粉丝。 一千九百余年前,西晋人陈寿(233年——297年)撰写的魏蜀吴之间的史诗,一部气势恢宏的《三国志...
裴松之,字世期,今山西省闻喜人,刘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三国志》裴注完成于宋文帝元嘉六年,据同年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称:“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之于略,时有所脱漏。荦奉诣寻详,务在周悉...”。 以上就...
裴松之《三国志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学著作,位列古代四大名“注”之首,也是陈寿《三国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裴注产生以来就有学者对之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或阐释,主要涉及裴注的具体史事内容考证,裴注所引史料、体例、种类考辨,注史体例评价,裴松之及其思想综合研究等,可谓硕果累累,但多属于静态性描...
私以为,凡事都要拿诸葛亮——这个至贤至公的典范来作比较,裴松之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了。首先,陆逊确实是出将入相,但只要仔细分析史料就会发现,他也仅仅是一个军事天才而已。在内政治理方面,至少从已经流传的事迹中。并未发现有何显眼之处,所提言论也都是些自古名臣的样板戏。在担任东吴丞相之前,他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