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目—裂盾蜉亚目(下):扁蜉 7.扁蜉科 扁蜉科(学名:Heptageniidae)是蜉蝣目的一个科,稚虫英文俗称flatheaded mayflies(扁头蜉)。扁蜉科Heptageniidae为蜉蝣目内的第二大科,种类仅次于四节蜉科Baetidae,全世界已知40属400余种(Tomka & Zurwerra,1985; Tshernova et al.,1986),除澳洲没有分布、南美只有...
其中,触肢髌节的退化是裂盾目中的自衍征。在哈氏盾亚科中,触肢上粗壮的棘状刚毛又是一个不常见的特征;其它有类似特征的属(哈氏盾属(Hubbardia)、玛雅盾属(Mayazomus)和油鸱洞盾属(Tayos))似乎与本属并不近缘,表明这一特征在哈氏盾亚科进化中独立出现了不止一次。哈氏盾亚科中,玛雅盾属和棒盾属(Clavi...
裂盾蜉亚目(学名:Schistonota),蜉蝣目下的一个亚目 1.下属科 四节蜉总科(Baetoidea) 短丝蜉科(Siphlonuridae) 四节蜉科(Baetidae) 纽澳蜉蝣科(Oniscigastridae) 拟短丝蜉科(Siphluriscidae) 长足蜉蝣科(Ametropodidae) 扁蜉总科(Heptagenioidea) 寡脉蜉科(Oligoneuriidae) 等蜉科(Isonychiidae) ...
裂盾目没有眼睛,螯肢类似盲蛛,由三节组成,呈钳状。触肢步足状,与步行足功能相似,其中第一步足有四节基跗节和三节跗节,用于感觉,非步行。后三对步足的跗节各有两爪。裂盾目已知有1科4属,大约50种,遗憾的是,在我国没有它们的分布。相比之下,鞭目通称鞭蝎,体躯分为前体和后体,...
裂盾目动物是一种小型生物,其体长通常不超过1厘米,且身体柔软。它们的形态特征极为独特,主要体现在其分化的前体结构上。前体分为三个部分:最前端是由一块大的前盾板覆盖的区域,这部分占据了显著位置;接着是中区,也被称为第三步足,它具有一对小型的中盾板;而后部稍大,覆盖着一对较大的...
裂盾目Schizomida 俗称裂盾,又称短尾鞭蝎,是蛛形纲的1个小目,其体长不足10mm,体柔软。裂盾分布于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陆生,生活在石块下、倒木下或落叶层中。全世界裂盾仅3科(包括1个化石科),已记录种类超过260种。此前已经报道的所有裂盾化石都出自新生代,其中四种石质的裂盾化石有三种来自美国...
索氏阿盾蝎(学名:Apozomus sauteri)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裂盾目哈氏盾科的动物,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2004)评估为数据缺乏DD。 浙阿盾蝎 评估等级:数据缺乏DD浙阿盾蝎(学名:Apozomus zhensis)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裂盾目哈氏盾科的动物,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2004)评估为数据缺乏DD。 山崎阿盾蝎 评估等级:...
【裂盾目】 ..你是说甲虫么甲虫的话很简单 标本换软(要非常非常软)把最后的腹板打开 把细镊子(或弯钩的针)伸进去把生殖器拉(钩)出来就行 酒精泡一下 粘台纸 标本还可以做 粘生殖器的台纸插在标本下面有些老标本 软不
裂盾目(Schizomida)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螯肢动物亚门(Chelicerata)蛛形纲(Arachnida)的1目。有的学者把有鞭目、裂盾目和无鞭目合成一个须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