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头蚴病(sparganosis)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寄生的皮肤病,此种蚴虫寄居于蛙、蛇等动物的肌肉及皮下组织内,含有此种蚴虫的未曾煮熟的蛙肉或蛇肉被人类食后,或饮用含有裂头蚴感染的剑水蚤属所污染的水,或用裂头蚴感染的生蛙皮、蛙肉直接外敷治疗皮肤溃疡或眼病,蚴虫即可通过皮肤创面直接进入皮下组织而引起...
皮下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寄生于人体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多见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以广东、吉林、福建多见。多因在流行区吃生蛙、蛇肉,饮生水,或用蛙肉、蛙皮敷疮、敷眼而感染,临床表现为游走性皮下结节或肿块。病因 曼氏叠绦虫成虫寄生在猫、狗、虎等食肉动物肠道中,虫卵随粪便排出...
裂头蚴病并发症 裂头蚴寄生在人体可发生在骨以外的任何器官和部位,其临床表现和严重性因裂头蚴的移行和寄生部位而异。最常见的部位是眼部、口腔颌面部、四肢、躯干及内脏。临床可归纳为四型。 (1)眼裂头蚴病较常见,多是单侧性,患者表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微痛、奇痒、畏光、流泪或有虫爬感,在红肿的眼睑下或...
裂头蚴病是一种由裂头蚴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支持治疗、中医治疗和日常护理。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裂头蚴病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有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这些药物能有效地杀死裂头蚴,缓解病情。治疗过程中,患者需遵循医生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
脑裂头蚴病(cerebral sparganosis)是2020年公布的神经病学名词。定义 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直接侵入引起的脑损害。主要侵犯额叶、顶叶,也有侵犯颞叶、外囊、内囊、小脑和基底节者。临床症状视其寄生部位而异,可有癫痫发作、头痛和肢体瘫痪等。出处 《神经病学名词》第一版。治疗案例 2016年底,小静刚满8岁...
裂头蚴病治疗 (一)治疗 治疗眼及皮下组织裂头蚴病以手术摘除虫体为主。手术需水肿减轻、硬结形成后进行,取出虫体。一般病例手术后可给予吡喹酮治疗,同时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因虫体破坏所致的过敏反应。 用40%酒精2~4毫升混以奴夫卡因,注入囊内,杀死虫体;或用糜蛋白酶液5~10毫升,局部注射,每5~10日1次,一般2...
孟氏裂头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由孟氏裂头绦虫第二期幼虫——孟氏裂头蚴感染所致。在我国以眼裂头蚴病报到较多。在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已有脚疮敷蛙后出“小蛇”的记载。病原学 孟氏裂头绦虫,又称孟氏迭宫绦虫,曼氏迭宫绦虫。寄生于猫、狗小肠中,长60~100厘米,在头节的背、腹面各有一吸槽。...
裂头蚴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常见治疗药物包括吡喹酮、阿苯达唑、甲硝唑、克拉霉素和中药制剂。具体分析如下: 1.吡喹酮:吡喹酮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对裂头蚴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患者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疗程服用,可以有效治愈裂头蚴病。吡喹酮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等,但通常症状较轻,无需特殊处理。
皮下裂头蚴病是由裂头蚴寄生于人体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临床上不常见,多见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以广东、吉林、福建多见。患者多有吃生食或饮生水病史,临床表现为游走性皮下结节或肿块,多采用手术取出虫体治疗。皮下裂头蚴病的典型症状是在躯干、四肢、外阴等处的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