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者对被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利。即被害人只能对自己有权处分的利益作出承诺,对于无权处分的利益,如国家、集体的利益,他人的利益等,不能作出有效承诺。 被害人承诺事项具有一定的限度。被害人承诺的事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被害人有承诺能力。即被害人必须具备完全...
由于被害人承诺放弃的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有无侵害法益的结果,是认定承诺是否有效的关键。 承诺时间:只有在行为前或者行为时做出的承诺才能被行为人所认识,事后承诺不具有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效果。 承诺的表示:承诺必须体现于外,不能仅仅是法益主体个人的内心想法。同时,只要客观上存在被害人的承诺,即使行为人没有意...
被害人承诺的有效条件如下:1、承诺者对被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利,并且对承诺事项没有超出一个限度;2、被害人有承诺能力、承诺是其真实意思表示;3、被害人承诺是在事前作出的。【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被害人的承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行为的违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原则.因此,在被害人自愿承诺的情况下,行为人实施的行为通常不构成违法.但是,这种承诺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这些...
被害人承诺的行为成立的条件有:被害人自愿放弃某种合法权益,从而也就免除了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而不存在犯罪的问题。但在实践中,而不能望文生义的任意使用。行为人得到被害人的承诺也不意味着就不成为犯罪,有些承诺并不影响犯罪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四条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
被害人承诺的成立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承诺的主体要件:承诺能力。被害人承诺的主体要件,即被害人的承诺能力,是指理解承诺的内容和意义并做出承诺的能力,即承诺人应当能够明确认识到其承诺行为的性质、后果、意义等。二、承诺的主观要件:意思表示的真实性。承诺必须是出于被害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被害人承诺的条件之一是:被害人对所承诺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对于自己的财产权的承诺有效,故A项的承诺有效,D项的承诺也有效。 根据《刑法》第234条之一第2款的规定,成年人对于摘取自己器官的承诺有效,…
被害人承诺的有效条件如下:1、承诺者对被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利,并且对承诺事项没有超出一个限度;2、被害人有承诺能力、承诺是其真实意思表示;3、被害人承诺是在事前作出的。【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被害人承诺法律条文 2023-05-04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律主观: 一,被害人承诺的条件 (一)承诺主体 能够对侵害法益表示承诺的,必须是具有承诺能力的人.这里的承诺主体必须是被害人,其他人不能作为承诺主体.并且作为承诺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表示能力.在被害人由于年少或者精神障碍而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被害人承诺是指受害人在他人侵害自己利益时表示允诺或者同意。关于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条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被害人承诺的基本概念 定义:被害人承诺,即受害人在他人侵害自己利益时,明确表示允诺或者同意。 司法实践中的地位:虽然我国刑法在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中只明确规定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