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好景不长,192年曹操当上兖州牧后,局面开始微妙地变化。曹操渐渐有了和袁绍平起平坐的实力,两人之间的权力天平开始倾斜。19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兖州叛乱,直接成为两人关系的转折点。叛乱时,袁绍建议曹操把家人送到邺城,然后全军投靠自己。曹操听了这建议那叫一个不爽!他敏锐地意识到袁绍可能别有所图。这...
占据四州之后,袁绍就只能向南或者向西扩充地盘,南边是弱小的曹操。西边是强大的凉州,袁绍的选择不言而喻,曹操曾想联合公孙瓒南北夹击袁绍,不过此时在袁绍和曹操之间,还有着占据河内地区的部分黑山军。河内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无论是袁绍想要南扩,还是曹操想要北侵,谁占据了河内地区。谁就抢得了先机,围绕着河内...
当袁绍遇到一些麻烦的时候,曹操也力所能及地做了一些事情,比如,当刘备等人帮公孙瓒找袁绍麻烦的时候,曹操就积极地出面帮忙。当然,人心是会变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袁绍和曹操这对好朋友的友谊也产生了裂隙。尤其是在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许都之后,两个人的矛盾就不断升级甚至公开化了。矛盾升级,一对好友撕破...
论出身,曹操不如袁绍;论地盘,曹操也不如袁绍;论人脉,曹操更不如袁绍;论军队和谋士,曹操还是不如袁绍。但出身、地盘、人脉、军队和谋士都不如袁绍的曹操却大获全胜,完成了袁绍的心愿,一统北方。其实,袁绍和曹操的命运转折点在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前,袁绍强、曹操弱;官渡之战后,袁绍弱、曹操强。我们先...
曹操和袁绍,一对不知愁滋味的好发小。曹操的出身是个谜,有人说他姓夏侯,他更愿意说祖上是西汉名相曹参。曹操长在宦官之家曹家,祖父曹腾是大宦官,这样的家庭虽有富贵,却遭受非议,成功之路荆棘密布。袁绍出身汝南袁家,汝南袁家四世三公,和弘农杨氏并列为东汉名倾天下的世家望族,他的家世给他铺就了一条...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上,曹操和袁绍曾经一度是十分亲密的好友。在天下尚未大乱之时,曹操与袁绍都是出身显赫的“高干子弟”。袁绍家族四代人中有三位曾任三公,曹操的父亲也曾担任过太尉。两人自幼便情投意合,早已成为志同道合的“同志”。出人意料的是,曾经关系亲密的朋友曹操和袁绍,随着各自势力的扩张,逐渐反目...
汉献帝是袁绍和曹操反目的重要原因。袁绍仗着自己的家世,根本看不起西凉来的董卓,更加看不起董卓新立的汉献帝,董卓败亡之后,袁绍就一直想要推翻汉献帝,准备立幽州牧刘虞为新君,可是这样的行为并没有人附和,刘虞自己都不同意成为皇帝。曹操则没有袁绍那么讨厌汉献帝,他认为汉献帝是天下都承认的皇帝,所以在汉献帝...
曹操的机变权谋 当时,曹操的实力不如袁绍,且东有徐州吕布、西有南阳张绣、南有淮南袁术,皆虎视眈眈,只能采取克制忍耐的策略。于是,197年曹操派孔融持天子符节出使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赐给他弓箭、符节、斧铁和一百虎贲,让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个州,以缓和矛盾。《后汉书》中的记载说“操大惧...
最初的时候,说曹操和袁绍是同盟恐怕是有点抬高了曹操的身份,因为袁绍是关东讨伐董卓的盟主,而曹操这个期间一直都是袁绍的小弟形象。后来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时,里面就称袁绍“与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是袁绍的鹰犬爪牙。当然曹操平素胸怀大志,未必真心归附,可以算是个有些相对独立性的...
刘表手下就有人劝他,赶紧在袁绍和曹操之间选边站,并且建议他最好选择拥有天子的曹操这一边。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在整个官渡之战的过程中,刘表全程吃瓜看戏,什么都没做。要知道,这是最差的选择。那两个人之中,但凡有一个人胜出,他的实力都将会刘表拉开距离。到时候刘表的结局除了坐以待毙,就没有什么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