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与公孙瓒交战时,以“审配、逢纪统军事”,委任“田丰、荀谌及南阳许攸为谋主。”田丰负责谋划大局,襄助袁绍攻灭公孙瓒,但其欠缺军事实战经验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在公元191年冬的界桥之战中,袁绍亲自率军迎战公孙瓒,虽最终获胜,但田丰在面对突发战况时的短视和缺乏实战经验,让袁绍对其军事能力产生疑窦。此...
田丰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在冀州区域很有名望,机缘巧合加入袁绍阵营,认为袁绍有勇有谋,便追随与他。但袁绍实际上是个志大才疏的家伙,表面上仿效古代名主,礼贤下士,但对内却猜忌重重,听信奸佞小人之言,加上田丰性子刚烈,在他选择追随袁绍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自己的悲剧。 田丰在袁绍麾下收获的成就不多,但在关...
《三国志》里袁绍与田丰的故事。袁绍要攻打曹操,袁绍的手下田丰劝说:“曹操用兵变化多端,不能小看,不如跟他打持久战。”袁绍不听,田丰还是力谏。袁绍火了,说他是故意泄士兵的气,于是先把田丰关了起来,再出兵。袁绍果然大败。听说袁绍败了,有人对田丰报喜说:“果然一切如你所料,袁绍回来一定会重用你了。”...
看起来,田丰等人认为曹操善于用兵,如今袁绍手下将士疲惫,如果与曹操决战,曹操的胜率很大。毕竟曹操集团中很多谋士曾经都是袁绍的手下,而荀彧之才连袁绍都赞不绝口,而郭嘉离开袁绍,转投曹操时,郭嘉称袁绍的能力不足,可见曹操手下的谋士对袁绍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曹操有战胜袁绍的决心。更何况在此之前,曹操无论是实力还...
袁绍与首席谋士田丰的关系。 首先,田丰自己是有问题的。荀彧评价他“刚而犯上”。田丰处理不好和老板的关系,智商够高,情商不够。 他和袁绍也有过蜜月期。他设计,击溃了对手公孙瓒,袁绍势力达到了顶峰。 他...
在打官渡之战前,田丰劝袁绍应该慢慢来,别急攻,他觉得曹操这人打仗很灵活,变化多端,不建议袁绍轻易开战。田丰的分析真是想得深远,说得正中要害,可刘备这时跳出来,直接说田丰是“只会舞文弄墨的书生,不喜欢打仗,只顾着悠闲地过日子拿工资,这样让将军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了大义”。这话听起来简直是在戳田...
这个人就是袁绍部下谋臣田丰,在“官渡之战”前因极力劝阻而被袁绍下令关押。关于这场战争,曹操及袁绍双方的战略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获得争霸天下的机会,第二则是夺取/保住汉献帝以便号令各方诸侯。为达成上述目标,袁绍趁曹军疲惫不堪之际,率领十万精兵发起进攻,随后更是依仗兵员众多的优势分而击之。虽然袁军的...
田丰,袁绍集团的顶级智囊之一,为人忠诚,腹有良谋,仗义执言,不过过于直接,言语生硬,典型的“智商在线,情商堪忧”的理工男。多次劝谏,袁绍不听,田丰有点儿闹情绪,导致领导更没面子,将田丰下狱。 田丰牢狱之灾,并非是表达内容的对错,而是情绪不对。 现代职场,也是一个道理:我们表达的,不是事实,不是意见,不是行...
(5分)袁绍一开始器重田丰,是为了表现自己对于谋士的看重,展现自己的气量胸襟 (1分),内心并不真正重视田丰的才华和意见,也并不相信田丰的忠诚(1分),袁绍在该对曹操用兵时贻误了战机,在该与曹操相持时又鲁莽地发动战争以致大败,期间都不听田丰的明智意见(1分),可见,袁绍失败的根源既在于其不善把握时机,误判...
袁绍欲伐曹操,田丰认为不可,违逆了袁绍的意思,于是袁绍就把田丰囚禁了起来。 袁绍率军与曹操交战于官渡并大败而归,将士们都回忆起田丰的先见之明,狱吏就去祝贺田丰,认为袁绍肯定会重用田丰。结果田丰是这么说的: “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