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清朝对袁宏谟的态度出奇地宽容。要知道,在那个时期,许多太平军将领都难逃厄运。1873年,张皮绠在老家被捕,惨遭凌迟;1874年,辅王杨辅清被叛徒出卖,同样难逃一死。但袁宏谟却能在西庐寺安然度日,甚至还经常出门活动,清朝也不去抓他。这背后的原因,恐怕还要归功于他那位已经成为淮军重要将领的妹夫周盛...
朝廷也自然十分器重,而袁宏谟本来就一直在为百姓做事,也是有利于朝廷的,清朝的一些地方官员看到他不断地救治百姓,维护社会秩序,也就不难为他了,种种事件看下来袁宏谟理应过得十分太平。 结语 所以袁宏谟也可以算得上是太平天国灭亡后最幸运的人了,不过他的幸运不仅因为自己的妹夫,也因为他自己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袁宏谟回乡后,立刻着手修缮庙宇,好掩人耳目。西庐寺素来香火不旺,袁宏谟的到来,给这座破旧的庙宇带来了新的生机。他亲自督工整修殿宇,粉刷彩绘,使这座曾经破败的小庙焕然一新。为了生活所需,袁宏谟还在庙中开办了义学,教授乡亲们读书识字。时不时还会到乡村游历,替贫困乡亲们赈济解困。这一去一来,袁宏谟渐渐...
离开家之前,袁宏谟交代自己好友,也就是妹夫周盛传,让他好好照顾母亲。接着,袁宏谟投奔太平军,隶属忠王李秀成麾下,凭借战功升任大将。1861年10月,李秀成第二次东征,夺取杭州,纵横江浙一带。此次东征,袁宏谟表现非常抢眼,后留守杭州,协助陈炳文。也许是命运捉弄人,袁宏谟在太平天国混得风生水起之时,妹夫周...
袁宏谟的隐退生活并不平静,清军的追捕随时可能降临。尽管如此,他依然在乡间游历,替贫困乡亲们赈济解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他的善良与无私让乡亲们对他心存感激,纷纷称赞他为“恩公”。消息却从其他渠道传到了清军那里。得知袁宏谟藏身本地,淮军统帅立即行文妹夫周盛传,命他务必捉拿亲家,以正朝纪。面对这样的...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袁宏谟投靠了李秀成,跟着这位优秀的将领打了很多的仗。例如第2次东征的时候,他参与夺取杭州,纵横江浙一带,可以说周围的清军都非常害怕与他交,因为此人简直是一个疯子,打起仗来不要命。 但可惜的是,李秀成虽然非常厉害,袁宏谟也是战无不胜,但没奈何他们的后方出了大问题。首先自然是因为天王瞎指挥...
袁宏谟,安徽合肥人,太平军悍将,镇守昆山期间屡次击败淮军、“洋枪队”。太平天国灭亡后,袁宏谟没有继续抵抗,也没有投降清军,而是选择回到老家归隐山林,入庙为僧,成为西庐寺主持。1883年,袁宏谟前往北京,收购《龙藏全经》一部,运回西庐寺,并修筑藏经楼珍藏,为合肥佛教文化传播做贡献。 袁宏谟虽说入庙为僧,但都是公开...
面对寺庙的破败,袁宏谟心生悲悯,下定决心修复它,为流浪者提供庇护。他历经数年奔波,募化资金,最终重建了西庐寺的殿宇一百余间,于1871年(同治十年)完成。他还将这座寺庙扩展到合肥城内的明教寺,重修数十间殿宇,作为西庐寺的下院,安置了众多流散的太平军将士。1883年(光绪九年),袁宏谟远赴北京...
袁宏谟的次孙袁先杰,字仲轶,民国初年在合肥担任青帮的首领。他后来迁往芜湖,继续以帮主的身份收徒授艺。1934年,土匪张大鼻子攻陷桐城,甚至逮捕了县长。由于袁先杰凭借青帮的影响力,通过信函与张大鼻子斡旋,成功促使张释放了被逮的县长。然而,这种行为触怒了南京国民政府,他们秘密逮捕了袁先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