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佩爵(1914-1972),原名袁能钟,后改名袁润生,江西省泰和县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一生致力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与革命斗争。现在,我们通过对袁佩爵生平的介绍,来深入了解他的一生。袁佩爵的革命道路始于早年,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年后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员,并转为中国共产...
人物简介:袁佩爵(1914~1972) 曾用名袁能钟、袁润生。简介江西泰和人。开国少将。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少共国际师第3团政治处技术书记,红5军团第15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总政治部秘书科科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袁佩爵,原名袁能钟、袁润生,1914年出生于江西泰和。他是一位有着卓越贡献的开国少将。1932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在1933年投身革命,加入了红军,并在同年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在早期的革命生涯中,袁佩爵担任过少共国际师第3团政治处技术书记,以及红5军团第15师政治部技术书记,积...
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袁佩爵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少共国际师3团的技术书记和师政治部的技术书记,以及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的秘书科科长。他英勇参与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长征,彰显了其坚定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抗日战争时期,袁佩爵的军事职责进一步提升,他先是成为抗大二分校支队的政治指导员,随后晋升...
袁佩爵是江西人,30年代参加红军,参与了长征,解放战争期间在华北作战,后参与抗美援朝。解放后,他在大连工作,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本文是谈一次机关的思想整风。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整风主要针对各级负责人。有趣的几个点: 1.作者指出,以前的类似活动,往往纠缠于生活小节。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傅崇碧 副参谋长:王凤歧 政治部副主任:袁佩爵 ①第190师: 师长:陈信忠 ②第191师: 师长:谢正荣 政委:陈宜贵 ③第192师: 师长:马卫华 政委:王海廷 ㈡1950.1: 军长:曾思玉 政委:王昭 副政委:傅崇碧 参谋长:马卫华 副参谋长:王凤歧 ...
袁佩爵(1914~1972)曾用名袁能钟、袁润生。江西泰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1914年,袁佩爵出生于江西泰和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5军团第15师(少共国际师)第3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到...
袁佩爵(1914~1972) 曾用名袁能钟、袁润生。
袁佩爵开国少将(1914-1972) 江西吉安泰和县人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国际师第3团技术书记,师政治部技术书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秘书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支队指导员,大队政治处主任,第3大队政治处主任...
袁佩爵(1914年-1972年),江西泰和人,开国少将。[1]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 所获荣誉 中文名 袁佩爵 逝世日期 1972年 出生日期 1914年 出生地 江西泰和 目 录 1人物生平 2所获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