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田:袁仲一先生是陕西考古界毋庸置疑的“大咖”,民间称谓里面最闪亮的一条便是“秦俑之父”,因为他自从兵马俑被发现那天起就一直围绕这个主题在工作,并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直到92岁高龄还经常熬夜工作,盛誉满满。但他自己却从不愿接受这个称谓,在他家采访的几个小时里,他深情怀念当年一起跳进土坑进行第一铲...
袁仲一(右) 做梦也是梦到兵马俑 袁仲一:“干考古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爱好,有个兴趣问题,爱这些东西,就会为它付出一切,这一生对我来说,我所想的兵马俑、秦始皇陵,我所做的也是这些,甚至做梦也是梦到这些,梦到兵马俑,没有其他东西。” “兵马俑的挖掘,当时还说一礼拜挖完,结果50年了还没挖完,要几代人来搞...
令袁仲一惊讶的另外一个发现是,在1974年之前,各个时代的人至少有三十余次都已经到过兵马俑坑,甚至看到了陶俑,但他们最终都与这个重大考古发现擦肩而过了。 袁仲一:俑坑里有很多墓葬,有现代的墓,有古代的墓。最早的墓是东汉时期的墓葬。二号坑那个东汉时期的墓,是夫妇俩的合葬墓。当时打墓的人挖下去,正好挖...
今天上午,89岁的袁仲一老先生在家人的搀扶下,拄着拐棍一步步走到馆门口,等待新馆馆门开启的时刻。他是享誉世界的“秦俑之父”、著名考古学家,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学术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先后主持发掘了兵马俑第一、二、三号陪葬坑。40多年前的1980年,就是他主持发掘了铜车马陪葬坑,从中出土了两乘被誉为...
自1974年,袁仲一先生深耕秦兵马俑坑,被誉为“兵马俑之父”。在他的细致勘探下,惊人发现:秦俑胡须竟有24种形态!从络腮到八字,从飘逸至刚毅,每一缕胡须都勾勒出千年前的鲜明性格。这不仅是对工匠技艺的致敬,更是古人智慧与个性的生动展现!#中国匠人大会# (视频via@CCTV纪录) L中国匠人大会的微博视频 小窗口 ...
袁仲一 著 更新时间:2023-07-11 15:17:39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后记 神秘的秦始皇陵 历史 文物考古 本书是一部关于秦始皇陵的考古通俗读物。秦始皇陵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6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
从那时起,袁仲一就开始了和秦兵马俑的穿越千年的对话,这种对话至今仍在延续。 挖掘现场的记录者 袁仲一被誉为“秦俑之父”,是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学术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虽然已经过去五十年,但袁仲一一直记得五十年前秦兵马俑开始挖掘时的情景:“农民挖井处是一片荒滩和柿子林,地形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呈阶梯...
从1974年发现兵马俑至今,著名考古学家、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学术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袁仲一说:“45年来,它们一直是我无声的朋友。”在他珍藏的一些照片中,有三幅格外珍贵,每一张都是他和兵马俑考古的特殊缘分,都有挥之不去和难以忘怀的记忆。 袁仲一在研究发掘出的秦俑 翻拍 兵马俑的第一个探方 7月的秦始皇帝陵...